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两宋传奇神将变身条件详解 > 第213章 贵客来访(第1页)

第213章 贵客来访(第1页)

次日,子午等人要离开临安了,宋高宗再三挽留。又在西湖画舫摆宴,请来列国使节,为赵香云归来祝贺。赵香云虽说喜乐无比,但一想到武连等人要离开了,还是闷闷不乐,强颜欢笑,可见一斑。

秦桧、岳飞、韩世忠也前来陪同。黄叶、黄香不便参与,只好回避。

宋高宗大手一挥,威风凛凛:“尔等使节,来我临安,也见识了我大宋的富可敌国,天下无敌。有的来临安好几次了,有的此番才来。你们感觉我大宋方今到底如何?但说无妨。”

大越使节道:“大宋自然天下无敌,富甲天下。从东京到临安,只不过是南来北往。虽说女真人不识时务,可大宋只是以德报怨,不斤斤计较而已。此为避其锋芒!大宋实乃礼仪之邦,将用孔孟之道感召天下,想必有朝一日也会感召这顽固不化的女真人。”

宋高宗等大宋文武百官一听,哈哈大笑。

三佛齐使节也起身拜道:“大宋自古天下第一,想那秦皇汉武,何其威风凛凛。唐太宗、武则天也是雄风浩荡,心怀天下。大宋太祖皇帝以来,威震天下,列国无不拜服。如今陛下力挽狂澜,与女真人对峙。也是中兴之主,心怀天下。”

听了这话,宋高宗似笑非笑,点点头,默然不语。

日本使节见宋高宗闷闷不乐,就道:“中原自古以妙笔生花名扬天下,到了大宋更是无与伦比。世人皆知,大宋的文章一流,大宋的人才一流。大宋的皇上,如今更是一流!”

宋高宗马上破涕一笑,大宋文武百官也乐此不彼。

吐蕃使节拜道:“大唐对我吐蕃也不错,这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作为中原与吐蕃友好的时节,传为佳话,必将永垂不朽。可如今我吐蕃最佩服的还是大宋!别看大唐有唐太宗、武则天这样的雄主,别看大唐有李太白、杜工部、白居易这样的文人墨客。可大宋也不可小觑!有宋太祖、宋太宗这样的开国雄主,有宋徽宗、宋钦宗这样的盛世明主,还有继承父兄基业的高宗陛下您。想必大宋有朝一日会出师北伐,还于旧都,到那时,天下莫不拜服。金国眼下不过穷兵黩武,陛下何必在意,岂不是自寻烦恼了。”

此言一出,子午等人目瞪口呆,秦桧、岳飞也暗自佩服,韩世忠更是微微一笑。宋高宗自然如沐春风,沉醉不已。马上命人赏赐美酒,给吐蕃使节。

大理使节一听,自然不甘示弱,马上拜道:“我大理国与大宋自大宋太祖武德皇帝以来就世代友好,现到如今,大宋与女真人势不两立,我大理也与女真人势不两立。大宋的敌人就是我大理的敌人,大宋的朋友就是我大理的朋友。我大理国不似西夏那般见利忘义,背信弃义,反复无常。我大理国将于大宋齐心协力,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世代友好。”

宋高宗使个眼色,使节们马上齐声向赵香云拜道:“公主归来,可喜可贺。我等恭祝大宋长国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赵香云微微一笑,一一答谢:“多谢诸位使节,请代我向你们国主问好,就说大宋公主南归,预示我大宋洪福齐天,我大宋将与列国情同手足,世代友好。”列国使节听了这话,无不佩服有佳,连连称赞。

子午感慨万千:“听了诸位时使节之语,实在感慨万千。”余下道:“我大宋与列国将同享太平。”

普安道:“不错,大宋眼下虽有大敌当前,可日后必当如日中天。”

武连道:“大宋临安堪当天下第一城,东京恐怕比不上了。”

秦桧道:“列国使节远道而来,为我大宋公主殿下归来庆贺,我大宋感激不尽,回到国内,要多多美言,说我大宋愿与诸国世代友好。”

岳飞叹道:“方今天下,列国争雄。我大宋以孔孟之道恩泽天下,还望诸位明白。我大宋不愿短兵相接,但也不怕大兵压境,如若胆敢来犯,必当迎头痛击。”

听了这话,诸位使节面面相觑,点头一笑。众人素知岳飞的文武兼备,智勇双全,不由毕恭毕敬,佩服不已,皆起身拱手参拜。

宋高宗见状大吃一惊,却无可奈何,不好发作。

韩世忠见状也诧异万分,马上打圆场:“诸位,你们要参拜我大宋皇帝,此乃岳飞将军,不必如此。”

使节们却不予理会,坐下身来。宋高宗更是闷闷不乐,一筹莫展。

秦桧见状,也脸色煞白,默然不语。岳飞战战兢兢,低下头,一时语塞。

正在此时,内侍叫道,“大理国王段和誉觐见!”只见一人风尘仆仆而来,一身白色龙袍,头戴银灿灿的王冠,披着蓝色斗篷,气宇轩昂,微微一笑。

子午等人目瞪口呆,原来是大理国王段和誉亲自来临安了。

“段王到来,朕喜出望外。”宋高宗站起身来,走上前去,拉着段和誉的手,微微一笑,寻思:“这段王远在大理,为何到来?莫不是想刺探我大宋与金国之间在中原的战况如何,且见机行事,看他有何话要说。这厮与父皇是故交,可与我就生疏多了,这些年,自从朕登基大宝,他也没来祝贺,此番前来,恐怕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了。”

段和誉拜道:“本王本想在陛下登基大宝之时就来见驾,无奈大理国内并不太平,吐蕃蠢蠢欲动,安南也虎视眈眈。又见女真人挥师南下,实乃多事之秋。上次听说大宋岳家军在郾城大破兀术,早已前往祝贺。如今听说仁福帝姬南归,特来慰问、见驾,恭喜贺喜,大宋公主殿下南归,实乃大宋洪福齐天,陛下洪福齐天。本王在大理国日夜烧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大宋江山社稷如日中天。没曾料想,佛祖果然保佑,大宋这便喜事临门了。此番前来有些唐突,还望陛下见谅。”此言一出,吐蕃、安南时节面如土色,气急败坏,可不好发作,一个个瞪了一眼段和誉。可看向宋高宗时,又毕恭毕敬,微微一笑。

大理使节赶忙上前拜道:“微臣参见国主,没想到国主会千里迢迢赶来,有微臣代劳,前来贺喜大宋皇帝就好,国主又何必不辞辛苦而来。无奈,也是微臣不能代国主分忧,还望见谅。”

段和誉马上扶起,叮嘱道:“不必如此,我大理国与大宋情同手足,如同兄弟。你来贺喜是两国交往之意,本王亲自前来,便是与陛下私交甚厚之意了。你在临安,要竭尽全力,为大理国与大宋世代友好多出一份力才好,本王就感激不尽了。”

大理使节道:“国主放心,微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诚惶诚恐,再拜。马上退下。

宋高宗与段和誉一同入座。子午四人对段和誉微微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毕竟人多眼杂,不可当面寒暄。如若让众人知道段和誉与子午等人私交甚厚,就怕流言蜚语,对大宋不好了,这也是段和誉的考虑,毕竟大理国需要大宋多一些,而大宋却并不尽然。

宴罢,宋高宗亲自与段和誉在皇宫御花园的小西湖散步说话,子午四人紧随其后,作为陪同。黄香、黄叶陪赵香云也相伴左右。秦桧、岳飞、韩世忠等人早已退去,不在话下。

宋高宗虽说对方才之事,闷闷不乐,可见到段和誉便好了许多,马上问道:“段王一路辛苦,大理国眼下可好?朕南渡以来,就命人在邕州横山寨设榷场,两国富商大贾就情同手足。如今朕让成都知府设茶马市,不知两国边境货物往来可否通畅?”

段和誉微微一笑:“马匹、茶叶、披毡、书籍,互通有无。‘马贵茶贱’在我大理国可是无影无踪了。”说话间,摇了摇手指头。

赵香云笑道:“我听说大理很美,很想去看看。当年远在东京,路途遥远。如今更远了,就怕没什么机会。”

子午笑道:“这话可就令人伤心难过了。看看段王,当年不辞辛苦,千里迢迢从大理赶往东京,如今又千里迢迢从大理赶往临安。段王的年纪与家师一般大小,如若太上皇尚在,也年龄相仿。他都不怕山高路远,你年纪轻轻还怕?”众人忍俊不禁。

余下道:“我也素闻大理国鸟语花香,三月时节,最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