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皇帝渐渐长大,西太后再也压不住他暗处的一些事。
只因为他是皇帝,朝堂上只能对此三缄其口。
沈太后倒是也做出了改变,说要叫小皇帝住得离她近些,却被小皇帝自己拒绝了。
小皇帝对沈太后倒是恭敬,但他不愿意被管束,谁也奈何他不得,谁叫他是先帝钦定的继承人呢。
事情彻底被曝光出来后,小皇帝也有了些变化,却是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如今的他,自个儿还没多大呢,竟然就精通各种玩乐手段,身边的宫人也都要最貌美的。
教导他的先生一个个用尽了手段,却都没能把他给掰回来,只好灰溜溜的向沈太后请辞。
沈太后再三挽留不得,只好放了他们离开。
这些先生走人的事传到民间,百姓们也对小皇帝失望,一点也不期待他长大亲政。
他们就乐意叫沈太后继续临朝称制,好叫他们安居乐业。
小皇帝名声变差,沈太后头上的徽号也越来越多。
从最普通的太后,到圣太后,到神圣太后,到天授神圣太后。
民间也由此涌现了不少“神迹”,都是有关天授神圣太后的。
总归如今,她在民间已经脱离了凡人的范畴,甚至胜过天上仙。
天授神圣太后大权在握,沈茹茵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从先帝临终前破格提拔起来的摄政公主,到如今的摄政镇国公主,封地也跟着加了许多,连带着北境军也落到了她手里,只是交给了沈烨去管。
深感时机成熟的天授神圣太后在这日朝堂上,左等右等等不来皇帝后,当庭宣布:“朕欲废帝。”
沈茹茵注意着朝堂上大臣们的表情,做好了随时给守卫在外的金乌军打信号的准备,却发现大臣们大都接受良好,甚至还有几人明显松了口气,只有少数几个站出来反对,可反对力度并不强烈,更像是走个流程。
左相站出来问:“娘娘欲立哪位王爷为新帝?”
天授神圣太后端坐在高位上,睥睨众臣:“为何要另立他人,朕受命于天,自当登基为帝。”
这话出来,朝堂上炸锅的大臣就多了,无非不过是骂牝鸡司晨云云。
沈茹茵着重看了看这些人,才把注意力放到别处。
还真别说,高高挂起的“懂事人”还真不少。
他们虽然没有立刻表示支持,但此刻闭口不言,已经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赞同了。
看够了热闹,沈茹茵吹了个口哨,早就守在外头的金乌军涌入进来。
阳光下,金乌军簇新的铠甲,被照得寒光凛冽的利刃,让几乎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有那不依不饶的,沈茹茵也没手软,一刀下去,亲自要了他的命。
“很好,”天授神圣太后满意的看着安静下来的朝堂,不到一盏茶时间,地上的血迹都已经被伺候的宫人洗刷干净,唯有还没干透的水渍能告诉人们这里发生过什么。
“现在,没人有异议了吧?”
沈茹茵率先下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