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稻盛和夫写给年轻人一生的忠告 > 第二章 爱上自己的工作成功就会爱上你(第4页)

第二章 爱上自己的工作成功就会爱上你(第4页)

所谓专心致志,就是将全部的力量集中到一个目标上。这种努力追求的行为能培养出敏锐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被稻盛和夫称为“有意注意”的能力。

稻盛和夫说的这种“有意注意”的能力就好比我们使用锥子。锥子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把力量凝集在最前端的一点上,以达到最大的作用力。在稻盛和夫看来,这个功能的核心就是“集中力”。无论是谁,只要像锥子一样,将全部力量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就一定能成功。

稻盛和夫年轻时,为了使事业尽早平稳发展,每天都非常繁忙。为了节省时间,他与部下的联络常常通过走廊谈话的方式进行,对于部下提出的问题,稻盛和夫也都是在走廊中一边思考其他事情一边解决的。这种应对方式后来出了问题一一有时候部下确认自己在走廊上已经将某件事情告诉了稻盛和夫,而稻盛和夫却坚持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听说过。当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几次之后,稻盛和夫取消了在走廊等非工作场合接受部下报告的工作方式。

稻盛和夫从中明白了一点,如果需要谈话或者商量问题,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事务所的角落,解决问题的效率都比在走廊中要高。因为在走廊上,人的思想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他要求自己以后要在能集中注意力的地方倾听部下的报告,严禁自己在接受部下报告的同时做其他事情。

“有意注意”就是根据我们思考能力的强度、深度以及大小所产生的集中力。如果集中力不强,自然也就不能很好地思考一件事情,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找不到,问题也就得不到解决。

美国首都纽约中央车站问询处,每天流客都络绎不绝,许多陌生的旅客不可避免要问一些问题。如何在给提问者回答的时候,做到方寸不乱,对于柜台后面的服务员来说,着实该是件挠头的事。可事实上,有人注意到,有一个服务员的工作状态却好到了极点。

此刻在她面前的旅客,是一个矮胖的妇人,脸上充满了焦虑与不安。服务员把头抬高,集中精力,透过她的厚镜片看着这位妇人,“你要去哪里?”

这时,有位穿着入时,一手提着皮箱,头上戴着昂贵的帽子的男子,试图插话进来。但是,这位服务员对他却置之不理,只是继续和这位妇人说话:“你要去哪里?”

“特温斯堡。”

“是俄亥俄州的特温斯堡吗?”

“是的。”

“那班车将在10分钟之后发车,上车在15号站台。你快点走还赶得上。”

“我还能赶得上吗?”

“是的,太太。”

妇人转身离去,这位服务员立即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一位客人——刚才插话的那位戴着高贵帽子的男子。但这时先前那位妇人又回头来问了一句:“你刚才说是15号站台?”这一次,这位服务人员集中精力在下一位旅客身上,轮到对这位头上扎丝巾的妇人置之不理了。

有人请教那位服务员:“能否告诉我,你是如何做到并保持冷静的呢?”

那个服务员说:“我一次只专心服务一位旅客,这样工作起来才能有条不紊,为更多的人服务。”

对于一个员工来说,做好每一件事是一个员工纵横职场的良好品格,但是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不能把工作做好,那么他很难得到老板的器重与提拔。在现在的社会中,想必没有哪个企业会喜欢做事三心二意、马马虎虎的员工,所以一次只做一件事是把事情做好,提高工作效率的最好策略。

注意力不集中、对工作漫不经心,根本不可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情。只有当我们有意识地去注意一件事情,认真而有目的地将我们的意识、思想集中在这件事情上时,我们才能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然,要想心无旁骛、矢志不移地进行一项事业并不容易,那么要怎样才能做到一直保持“有意注意”呢?稻盛和夫告诉我们:“‘有意注意’其实也是一种生活习惯。每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总是集中意识注意一个事物是困难的,但是只要用心就能逐步养成有意注意的习惯,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核心,从而具备准确的判断能力。”稻盛和夫认为,专注的能力是渴望成功之人的必备素质。而且,只要用心,“有意注意”的习惯是可以培养的。稻盛和夫说:“你可能会说,你太忙了,没有时间注意那么多细节。其实,要养成注意细节的习惯,最好是在忙碌的时候。即使是你不感兴趣的东西,也应该尽力去注意。这就是日文中所说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注意。”

一直反复地进行一件事情就能形成所谓的条件反射,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习惯。同样,要使集中注意力也成为一种习惯,那就需要多多观察生活或者工作中的细节。长此以往,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稻盛和夫用他的经验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有意注意”也是一个人众多能力中的一种,长期进行集中注意力的练习,能培养一个人对事物观察的敏锐性,有意注意的习惯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

在稻盛和夫看来,培养有意注意的习惯是有方法可循的。首先掌握形势是作出正确决定的前提;其次,感觉一定要敏锐,并注意细节,这样才能直指事情的核心。“敏感”往往来自于全神贯注——这种专注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而是一种长期积累的习惯。假如我们凡事注意细节,就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专心思考。如果我们没有这种习惯,要专注于某一个焦点则是极其困难的。

一个人不能同时做两件事,正如一个人不能同时骑两匹马,这就是心无旁骛的意义。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都抛置身后,这就是专心致志表现。将目标集中在一个点上就更容易接触到问题的核心,成功人士往往是因为能够集中注意力,心无旁骛地用心工作,所以最终成就大业。

第七节享受工作的乐趣

稻盛和夫说:“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从工作中得到无尽乐趣的人才能成功。”因为只有当你爱上自己的工作时,你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之努力。

他认为,拼命工作是件辛苦的事情,辛苦的事情要一天天持续下去,必须有个条件,那就是让自己喜欢上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事,不管怎样辛苦郡心甘情愿。如果一个人热爱甚至迷恋自己的工作,尽管在外人看来这项工作可能会很辛劳,但是,你却不会觉得辛苦。

稻盛和夫认为,一定要在工作中寻找到乐趣,把艰苦的工作变成值得追求的目标。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一开始,告诉自己,我们可以享受工作的乐趣,并通过自觉的努力,引导自己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工作。

亨利·欧萨,他让许多不能说话的人重新说话,让许多不能走路的人过上正常的生活,让许多看不起病的人得到了医疗保障,他的公司拥有1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这不仅由于他的努力,也源于他的慷慨和仁慈,他对工作的无限热情,他的这种热情都源于母亲对他的教诲。

他的母亲名叫玛丽,她在工作一天后,总会抽出时间帮助那些不幸的人。她叮嘱儿子:“亨利,任何人如果不工作就没有价值,我留给你的是一份无价的礼物:快乐工作。”

欧萨说:“我的母亲最先教给我要学会热爱和关心他人,教我学会快乐工作。她常常说,热爱人和为人服务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事,带着热情和兴趣去工作,才能得到工作的快乐。”

说的多好啊,如果你能带着热情和兴趣去工作,那么,你就不会感受到工作的辛苦和单调。即使给你再多的工作量,延长你更多的工作时间,你也不会觉得疲劳,因为兴趣会使你的整个身体充满活力。

一个人应该试着将自己的爱好与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不能无所事事地终老一生,无论做什么,都要真心热爱自己所做的事,做到乐在其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