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师兄,要是这么说,企鹅运营产品这方面有点大公司病啊。”吕海颖两相印证,笑着说出感觉。
企鹅在微博失败之前做过很多成功的产品,不然也不会积累很多恶名,但那套产品思路在微博之后就有碰壁,如今的微视瞧着似乎还是那一套东西。
俞兴皱了皱眉:“是啊,我得和Pony说一声。”
会议室里的众人不约而同在心里冒出一个问号:?
俞兴瞧着某些明显的神色,笑着说了句:“我又不记仇,这看起来是不太行啊,短视频未必能做通,咱们可以看看他们最终会做出什么样。”
短视频是业界新兴方向,不管国内还是国外都是这样。
Vine上线不到半年,微视的跟进很迅速,两边都需要看看发展。
俞兴没有提碳硅数据在这方面的规划,只是和大家一起分享行业动态与进行思考。
不过,吕海颖在会议结束之后第一时间与师兄沟通:“师兄,你别真和马总去聊这个了啊,万一真被企鹅做起来,它还是有很大流量的,没准就直接把蛋糕吃了。”
“小颖,你觉得微聊和微视在企鹅内部的优先级怎么样?”俞兴问道。
吕海颖毫不犹豫的答道:“肯定是微聊更高啊。”
“那就行了啊,外面还有阿里的微信呢,存在这样的掣肘,只要微信把短视频的内容集合到朋友圈,企鹅就做不好微视。”俞兴这样说了一句。
吕海颖一怔,心里迅速闪过两家巨头的竞争以及两款软件的亦步亦趋。
阿里的微信做就等于企鹅的微聊做,而优先级更高的微聊一做,新出的微视在集团内部又置于何地?
这么险恶的切入点……
这样的坏水是刚泛的?
吕海颖的思维很活跃,没有纠结于企鹅的问题,迅速的由此联想到自家,问道:“师兄,你是觉得我们值得做这一块?”
“先看看嘛,不急,一是大家还不够熟悉这样的产品形式,二是流量的速度和费用方面也不太成熟,我觉得我们可以等一等。”俞兴说道,“三嘛,就像会上说的,企鹅那一套产品思路用来做内容平台有些吃力,但咱们的算法机制也需要磨一磨。”
综合这些因素,他认为碳硅数据不急于抢占短视频。
俞兴很早就聊过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速度很快,到了今天,结合企鹅在业务上的挫折,单纯的流量+功能的模式似乎不足以完成现象级产品的孵化。
碳硅数据可以再磨一磨算法技术,而最新热点恰恰适合这种磨砺。
自从翟逸飞等人痛定思痛,这方面今年已经有明显的进步。
吕海颖消化来自师兄的说法。
“哦对,我觉得企鹅这次做微视的团队真的很不错,后面看看有没有机会让他们来咱们这边实现产品梦。”俞兴又提起自己的欣赏。
“好吧,师兄,我觉得不论微视再怎么好,你一条驱虎吞狼的毒计就让它很难做起来了。”吕海颖不无感叹的说道。
俞兴为之一笑:“这不是驱虎吞狼,这叫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故事新编。
俞兴说到做到,说提醒Pony就真提醒了。
碳硅数据公司的高管们以为老板是玩笑话,没想到很快就看到了新闻,继新春特辑之后,俞总再次登上《非你莫属》,这次就谈到一个近两年在业界讨论度很高的话题。
——阿里的微信和企鹅的微聊,谁最终会赢?
俞兴这次在《非你莫属》的舞台给出自己观察的答案。
“这两家太焦灼了,我之前也很难确定到底谁能赢,一度就觉得这种割裂用户群体的格局就会这么维持下去了。”
“但我最近观察情况,觉得还是阿里的微信胜算大。”
“这绝不是因为我创办了微信,那已经是过去式,我就是觉得企鹅自己可能都在逐渐失去信心,它现在转头做了一款短视频的微视,资源给了很多,我没详细去算过,但感觉有点类似于全力做微聊的规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