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马识途的商人,曾经说过,只要跟某位顾客约好见面的时间,他总是提早二十分钟就到。他利用早到的时间,对即将交谈的内容,做最后一次的检查。
他说,只要做到这个地步,任对方有多难缠,都会信心十足的面对他。
这可说是看透了人类心理的一招。因为,事前的准备如果周全,就有了自信,心理就产生一种有恃无恐的优越感,人也不至于紧张、胆怯。
要是对方迟到,那就在心理上占尽了优势,初次见面时的主导权,便稳稳地握在手里。
由此可知,初次见面时,对方若提早到达约定的地点,他是基于何种心理,自不待言。
4。见面的地点在自己的地盘内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两国正处于“冷战”状态的时候,为了打开僵局,肯尼迪和赫鲁晓夫曾经会面开了一次高层会议,会面前,双方就在何地会面问题上争论了很长的时间。
为什么双方对召开高层会议的地点如此重视?原因是双方会见之时,除了当事人的人格、能力之外,环境之类的外界条件,也往往能左右大局。
拿棒球赛来说,在人地熟悉的地方比赛的时候,总是打得很顺,就是很好的例子。
初次见面时也可以套用这一招。如果对方坚持一定要在他的“地盘”内会面,甚至不肯接受在中立地带见面的意见,那么,对方的意图所在,就很容易分析出来。
5。在纸上胡乱涂写
双方初次见面时,不经意地在纸上胡乱涂写的行为,有它的心理效用。
这种心理效用,可以分为对人、对自己两种:
(1)对自己:在备忘录或是便条上,胡乱涂写,可以藉手的动作缓和初见面时候的紧张,并且为反扑对方做~种心理准备。
相亲的时候,当事人往往猛揉手帕,或者抓弄身上的东西,就是属于这一类。
当身体某部分在动的时候,精神上的紧张就为之大减。胡乱涂写也是基于这种心理。
当然,如果你是在记录对方的话,情况就迥然不同了。记下对方的话,表示你失去了优势,在唯对方是瞻的情形进行初见面的交谈。
(2)对别人:胡乱涂写给对方的影响,首推“搅乱其心”。
对方看到你边涂写、边昕他的话,心里会想:“这个家伙,未免太瞧不起人了,怎么不用心听我的话呢?”
他会受到戏弄的感觉,而受到戏弄,换个说法就是等于承认:“这个家伙不像是个大人物嘛”。
而且好似在听的话,又不像在听他的话,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更会使他疑惑满腹:“这家伙是边听话边整理内容,还是正在准备提出反驳?”
还有摆出这种姿态的另一个好处是,当你向他发出对方难以回答的问题时,他老兄就可以回答你说:“抱歉,我没听清楚你刚才说的话……”
如此暂时闪开,在你重复说明之时,他就摆好阵势,准备应付另一个场面。
初见面而言谈的内容又涉及重要事件之时,对方常常会搬出这种“搅乱战略”来缓和他的紧张,并且为反扑预作准备,岂能不慎?
6。突然把动作放慢的人
一位大企业的人事主管曾经说过:“大家都说近来的学生跟以前关不相同,我倒觉得面谈时候的态度,还是一点也没变。”
他说被面试的人尽管有意装得轻松、自然,不知不觉中还是紧张得浑身发软,说起话来,奇快无比。
这种场合只有一个办法使人消除紧张,那就是,把各种动作都尽量放慢。
走的时候、开门的时候、敬礼的时候、坐下的时候、说话的时候……,无不来个慢半拍的动作,慢到连自己都怀疑是不是太慢了——只要有这种感受,那就是恰到好处。
如此一来,你就心情笃定,言笑自如。
也就是说,动作放慢之中,心志就集中,因初见面而来的紧张、不安就可以化为乌有。
跟你初见面的人,如果有这种有现象,那就表示,他正在设法缓和紧张,而懂得运用这一招的对方,绝非等闲之辈,你可得小心应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