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李宗吾厚黑学全集 > 第一章 处世有道投人所好(第7页)

第一章 处世有道投人所好(第7页)

“先生,香烟放反了!”由于记者的注意,政治家便慌慌张张,连烟灰缸也碰倒了。

听说只要大喝一声便能令普通的国会议员打哆嗦的大政治家,却让记者意外地看见了这些丑态,因此,不知不觉中,记者的挑战悄绪消灭,甚至对这位大人物感到亲切不已。

其实,这种作法只能说是这个大政治家耍的一个手段,记者只是被假象迷惑了。

人们在看到眼前的威严者的丑态和弱点时,对这个人所抱的紧张感便会消失,相反的还具有接受这人的心理倾向。如果反用这种倾向的话,也可借着故意显露自己的丑态,使对方疏忽,甚也可能将对方拉拢成为自己人。

有一位在一流企业担任要职的领导荣升为经理,在就职的寒暄中宣布道:“我一向对数字感到头痛,所以以后希望大家多多帮忙!”

就这一句话,把为了迎接能干的经理而战战兢兢的属于们的紧张感一扫而空。

但是,后来的情形是这样的,当属下提出书面报告时,他却一眼看出了差错:“这地方数字有错哟!”若无其事地督促其注意。这个指正其实是很细微,而且相当重要,这样继续一段时间的话,便会建立一种评语“这经理明明说他什么都不懂,其实却是相当不含糊呢”。于是短期内属下对他的信赖感也增强了。

为了解除人们的警戒心和紧张感,并拉拢他人到己方来,暴露自己的缺点、弱点,是能发挥相当效果的。

学生对一位新来的老师感到有些好奇和畏惧。因此,这位老师故意在课堂上说:“我的字写得不好看,板书更差,小学时我的书法都不及格,因此我特别害怕在黑板上写字。”以此博得学生一笑,为的是很快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时,他也会说:“如何,我的领带漂亮吗?”学生就会暗暗在心里想:“这老师真有趣,竟注意些小事,可见老师也是凡人。”学生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便产生了亲切感,此后这位老师的教学也变得很顺利。

同样的,在人前演讲,在麦克风前打喷嚏,站不稳,故意表演些小失误,就能缓和原来紧张的气氛,听众们对有头衔的大教授都有戒备心,但是看到小的失误后,心里便会想:“同样都是人,难免做出些不雅的事。”于是一种亲切感就自然产生了。

厚黑处世者,为了达到贬低自己以抬高所求之人来获取对方的好感的目的,必要时就必须“卖傻装憨”,即使受到污辱,脸上也绝对看不出一丝一毫的不满,甚至还要作出满心欢喜的样子。

宗吾认为,这种“卖傻装憨”的背后,其实是绝顶的聪明。历史上有这种厚黑修为者往往能干一番大事业。

安禄山在发起攻击之前,用了整整10年时间来进行“卖傻装憨”,可谓用心良苦。

安禄山故意装出憨直、笃忠的样子,赢得唐玄宗百般信任,对他毫不防备。公元743年,安禄山己任平卢节度使,入朝时玄宗常常接见他,并对他特别优待。他竞乘机上奏说:“去年营州一带昆虫大嚼庄稼,臣即焚香祝天:我如果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使虫食臣心;否则请赶快把虫驱散。下臣祝告完毕,当即有大批大批的鸟儿从北飞下来,昆虫无不毙命。这件事说明只要为臣的效忠,老天必然保佑。应该把它写到史书上去。”

如此可笑的谎言,玄宗竟信以为真,并更加相信他憨直诚笃。安禄山是东北混血少数民族人,他常对玄宗说“臣仰蒙皇恩,得极宠荣,自愧愚蠢,不足胜任,只有以身为国家死,聊报皇恩”。玄宗甚喜。有一次正好皇太子在场,玄宗与安相见,安故意不拜,殿前侍监喝问:“禄山见殿下何故不拜?”安禄山假装吃惊地问道:“殿下何称?”玄宗微笑说:“殿下即皇太子。”安禄山复道:“臣不识朝廷礼仪,皇太子又是什么官?”玄宗大笑说:“朕百年后,当将帝位托付,故叫太子。”安禄山这才装作刚刚醒悟似的说:“愚臣只知有陛下,不知有皇太子,罪该万死。”并向太子补拜,玄宗感其“朴诚”,大加赞美。

公元747年的一天,玄宗设宴。安禄山自请以胡旋舞呈献。玄宗见其大腹便便竟能作舞,笑着问:“腹中有何东西,如此庞大。”安禄山随口答道:“只有赤心。”玄宗更高兴,命他与贵妃兄妹结为异姓兄弟。安禄山竟厚着脸皮请求做贵妃的儿子。从此安禄山出入禁宫如同皇帝家里人一般。杨贵妃与他打得火热,玄宗更加宠信他,竟把天下一半的精兵交给他掌管。

安禄山的叛乱阴谋许多人都有察觉,一再向玄宗提出。但唐玄宗被安禄山“卖傻装憨”所迷惑,将所有奏章看作是对安禄山的妒忌,对安禄山不仅不防,反而予以同情和怜惜,不断施以恩宠,让他由平卢节度使再兼范阳节度使等要职。

在宗吾看来,安禄山并不是一个真正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他后来的失败就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目光短浅的无赖之徒,竟然把大唐皇帝打得溃退千里,也足见“卖傻装憨”计谋的效力了。可见,在自己势单力薄之时,用此法来得到别人的帮助亦能奏效。

人表现得过于精明,过于完美,常常会带来麻烦,特别是身为属下,尤其如此。聪明人运用“投其所好媚人心时”有时要装作糊涂,并表现出有人格的缺陷,这样才能保全自己,达成目的。

怎样来表现自己的“不完美”呢?这也要因时而定,因人而定。如果上司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如果自己太笨,肯定是不会被重用的;但如果太聪明又可能犯忌,这时怎样确定他到底“喜欢哪口”?宗吾认为,这时不妨聪明一些,但不可显得过于精明,只要不“聪明反被聪明误”就可以了。

人生活在社会中,面对的是纷繁多变的世界,与之打交道的是形形色色的人物,要想立身于世,不得不精明些。但是,精明技巧要因人因地而异,有时候就不能显得太聪明。

一般来说,伟大的人都喜欢迟钝的人,记住这一点是不会错的。

“卑而骄之”出自《孙子兵法?计篇》。意思是对于卑视我方的敌人,则促使其更骄傲。在战场上,骄兵必败的战例比比皆是。在面对危难时,使骄兵必败的最好策略就是示弱取胜。

遇强则要示弱。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是个有实力的强者,而且他的实力明显强于你,那么你没有必要为了面子或意气而与他竞争。因为一旦硬碰硬,固然也有可能打败对方,但毁了自己的可能性却很大。因此故事中的张县令就是向对方示弱,以麻痹对手,让对方摸不清他的虚实,降低对方攻击的作用。

正如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对他的儿子所说的:要比别人聪明——如果可能的话,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在生活中以上方法也很有用。比如交友,找合作伙伴等,精明外露,咄咄逼人者往往使人畏而远之,而貌似傻气的人往往容易引起别人的结交愿望,因为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放心。能干的男人一般不喜欢女强人,也是这个道理。而为了使自己不引人注意,不成为出头鸟。还要常常装点糊涂,尤其是在一些无关大局的事情上,不要外露精明。以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古人去:“示弱取胜,其大智也。”

把自己的优势藏起来,充分展示自己的短处、弱点,而使对手上当,放松警戒,从而迷惑对方,从而达到成功的目的。

人所共知,山外有山楼外楼,强手之上有强手。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沧海桑园,世事变幻,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永远处于一个优势的地位。如果遇上了一个强于你的对手,请记住:弱,也是取胜的法宝。

黑白经: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同样,善假于人者,则可以展宏图,“屈尊降贵,自贬声誉”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一旦身份高贵的人屈尊求下人为他办事,一般是不会被拒绝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