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教如何做人的书 > 第十章 话到嘴边留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第4页)

第十章 话到嘴边留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第4页)

在待人处世中,要避免议论别人,这不仅会侵犯对方隐私,还会影响双方的感情,甚至导致友谊的破裂。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要想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友人的支持,就得学会掌握与人交谈的艺术,不在人背后嚼舌根,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粗话、脏话、黑话、荤话、废话等先在脑子里过滤过滤再说,否则一句话没说对,就可能会闹得大家不欢而散。

此外,在谈话当中,要极力避免说别人的短处,否则不仅会使别人的尊严受到损害,还会让人对自己的人品产生质疑。年轻人缺少经验和人脉,因此人品就好比金招牌,尤为重要。毕竟人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凡人皆有其长处,也难免有短处。

不要知道了别人的一点点短处就逢人宣扬。宇宙之大,谈话的资料取之不尽,何必一定要把别人的短处当作话题,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呢?

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听闻的关于别人的事情不一定可靠,也许另外还有许多隐情不是自己所熟悉的事实。如果贸然拿自己所听到的片面之言宣扬,不是颠倒是非,就是混淆黑白。话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一旦事后彻底地明白了真相,还能进行更正吗?有这样一个例子:

“张某借了王某的钱不还,存心赖账,真是卑鄙。”昨天小李对一个朋友说,这话是从王某那听来的,王某当然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话。人都是觉得自己是对的,当然不会把话说得很公正。如果小李有机会见到张某,他也许会告诉小李,他虽然借了王某的钱,但有房屋契约押在王某那里。因为自己一笔钱被别人耽误了,到期不能清还,只好延长押期。当初王某表示若有需要延长押期时,随时可以延长押期,而今王某急于拿回现款,张某一时无法立刻付清,既然有抵押物,就不能说他是赖账。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数都是双方甚至多方的,异常复杂,若不知内幕,就不要只听一面之词,乱下判断。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专好推波助澜,把别人的是非编得有声有色,夸大其词地逢人就说。不知道世间有多少悲剧由此而生。虽然不是这种人,一旦谈论别人的短处,也许在无意之中就种下祸患的幼苗,而它要滋长到怎样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年轻人要想有所成,就得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最好给自己定下一条戒律:除了颂扬别人的美德,永远不要用议论别人的短处来污辱自己的口、污辱自己的人格,否则将永远找不到一个愿意和自己接触的朋友。

如果是别人向自己说某人的短处,不可就表面的观察便在背后批评人家,除非这是好的批评。说一个坏人的好处,旁人听了最多认为是无知;把一个好人说坏了,人们就会觉得是存心不良。

女人最爱谈论别人是非,其实男人当中也不乏这种人。如果茶余饭后要找谈话的资料时,则天上的星河,地上的花草,无一不是谈话的好题目,不必一定要说东家长、西家短,才能消遣时间。这种人喜欢整天挖空心思探寻他人的隐私,抱怨这个同事不好,那个上司有外遇等等,长舌之人可能会挑拨你和同事之间的交情,当你和同事真的发生不愉快时,他却隔岸观火,看热闹,甚至拍手称快。他也可能怂恿你和上司争吵,他让你去说上司的坏话,然后他却添油加醋的把这些坏话传到上司的耳朵里,如果上司没有明察,那时你在公司的日子就难过了。

惟恐天下不乱者不宜深交,有些人过分活跃,爱传播小道消息,制造紧张气氛。“公司要裁员”,“某某得到上司的赏识”“这个月奖金要发多少”“公司的债务庞大”等等,弄得人心惶惶。如果有这种人对你说这些话,切忌不可相信。

殊不知,说人的长短,就等于在毁自己的形象。

10.说话要三思而后“言”

社交中,一些年轻人说话简直不经过大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些话在他们自己听来没什么,但对方听来却常常是不恰当的、没分寸的,结果不知不觉中就得罪了人。

与人交往时,说话一定要有分寸,少说甚至不说别人不爱听的话,以免触怒对方,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

宋光心地善良,乐于帮助人,可是还是被人排挤,被人讨厌,为什么呢?原因是他说话经常得罪人。

一次,他热心地为一个男同事介绍对象:“这个女孩,个子长得高,而且也很漂亮,你去见见,我看你们俩挺合适的。”同事很感兴趣,就向他询问了这个女孩的具体情况。听他介绍完以后,同事觉得这个女孩条件不太适合自己,但不好意思对宋光直说,就委婉地对他说:“我现在很忙,暂时还不想处朋友,等以后再说吧!”宋光听同事这样说,知道同事不同意,就一副不高兴的样子说:“你有什么了不起呀,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还想找什么样的?你真是太狂了。”同事一听这话,当时就生气地说:“我现在就是不想处朋友,你操哪门子心呀!不同意,就是不同意,要是真的那么好,你自己处算了,反正你也投有对象。”

其实,宋光为朋友介绍对象,不管成与不成,同事都应该好好地感谢他才对,可是由于他的言语不当伤到对方自尊心,引起了同事的不满,才对他以牙还牙的。本来是一件好事情,他没有把握好,反而得罪了人,真是“费力不讨好”。现实生活中,像宋光这样的大有人在。

一个女孩要到深圳去闯一闯,临行前,去看望一个过去十分要好的朋友。当朋友得知她要到深圳去发展时,不但没有鼓励她,反而嘲笑她说:“你在这个小地方还没混出个样来,还要到深圳去发展?深圳就缺你呀!那是什么地方?!走到街上迎面遇到三个人,两个本科生,一个博士生!中专生到那里怎么混啊!我看比你强的人,出去的也没几个发展好的,你还是好好想一想吧!作为朋友我提醒你,要看清白已有多少斤两。”女孩听了这话,很是生气,起身离开了朋友的家。在她脑海里,始终记着朋友这些话。

作为朋友,在这个时候即使不说鼓励的话,也不应该泼冷水,这会伤害朋友的自尊心,影响日后的交往。

其实,心直口快的人往往品质并不坏,就是说话没有轻重,措词也不讲究,容易引起误会。只要一开口,就得罪人,久而久之,人们就会从心底里不愿与这样的人来往。

要想拥有好人缘,在与人交往中,就一定要注意说话的分寸,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为他人着想;尽量不要触怒对方,这不利于自己人际交往的质量。同样是一句话,在不同的场合,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一个在社交场中游刃有余的人,深知在不同的场合,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小雪是福建人,来京三年多了,几天前处了个对象,条件非常好:家在本地,有房有车,人品长相都不错。同事们都十分羡慕她,说她找了一个好对象,纷纷祝贺她。其中有一个同事却说:“你条件也不太好啊,怎么偏偏找了一个条件这么好的?是不是这个人有什么毛病?”本来是很愉快的心情,被她这突如其来的话就给破坏了。另一个同事赶紧打圆场说:“你怎么能这么说人家呢?咱们小雪条件也不差呀,皮肤又好,又苗条,个性也好,就单凭这一点,什么样的找不着啊!”那个泼冷水的同事知道自己说走了嘴,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那个意思,真的,小雪,你可别误会。我觉得你男朋友条件太好了,与你家条件太悬殊了,我只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小雪很生气:“你说来说去,还是在贬低我,怎么啦,我家条件是没有他家好,那又怎么样?他就是看上我了,有什么奇怪的!少见多怪,我看你才是有毛病呢!”

这个泼冷水的同事,其实也没有什么恶意,就是不知道说话的分寸。不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这么几句话,就把小雪给得罪了。即便她真的这么认为,也不该说出来,心里知道就行了,何必说出来,惹得人家不高兴呢?闹得自己也没有台阶下。

要想获得好人缘,与人交往时,说话一定要有分寸,少说别人不爱听的话,以免触怒对方,影响人际关系。为了赢得别人的好感,就要注意别人的心理需求,多为对方考虑,懂得为别人着想,也是人成熟的重要标志。

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语言给人带来的伤害,其实说话也是具有艺术性的。

1。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人在伤心时,都有倾诉的欲望,但如果见人就说,很容易使听者心理压力过大,对你产生怀疑和疏远。同时,你还会给人留下不为他人着想,想把痛苦转嫁给他人的印象。

2。伤害人的事,不能说。不轻易用言语伤害别人,尤其在较为亲近的人之间,不说伤害人的话。这会让他们觉得你是个善良的人,有助于维系和增进感情。

3。小事,幽默地说。尤其是一些善意的提醒,用句玩笑话讲出来,就不会让听者感觉生硬,他们不但会欣然接受你的提醒,还会增强彼此的亲密感。

4。急事,慢慢地说。遇到急事,如果能沉下心思考,然后不急不躁地把事情说清楚,会给听者留下稳重、不冲动的印象,从而增加他人对你的信任度。

5。尊长的事,多听少说。年长的人往往不喜欢年轻人对自己的事发表太多的评论,如果年轻人说得过多,他们就觉得你不是一个尊敬长辈、谦虚好学的人。

6。自己的事,听别人怎么说。自己的事情要多听听局外人的看法,一则可以给人以谦虚的印象;二则会让人觉得你是个明事理的人。

7。别人的事,小心地说。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安全距离,不轻易评论和传播别人的事,会给人交往的安全感。

8。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不轻易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会让听者觉得你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愿意相信你。

9。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对那些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如果你不说,别人会觉得你虚伪;如果你能措辞严谨地说出来,会让人感到你是个值得信任的人。

10。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人们最讨厌无事生非的人,如果你从来不随便臆测或胡说没有的事,会让人觉得你为人成熟、有修养,是个做事认真、有责任感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