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楚坐在车里,看着窗外。
镇口,那条曾经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村路,已经变成了一条宽阔干净的青石板主街。青石板的大小并不统一,铺设得错落有致,缝隙里,还很讲究地,保留了几簇新生的青苔。
街道两侧,原本杂乱无章、电线如同蜘蛛网般缠绕的民居,已经变了模样。
外墙被统一粉刷成了带着暖意的米白色,屋顶换上了青灰色的瓦片。许多店铺门前都挂上了古朴的木质幌子和统一样式的红灯笼。幌子上,用漂亮的书法写着“赵氏布行”、“李家酒肆”等字样,仿佛它们已经在这里经营了数百年。
但这里,又不是一个崭新的仿古商业街。
刘楚看到,一户人家的二楼窗外,还晾晒着床单和腊肉。一个转角的墙壁上,几十年前留下的红色标语——“农业学大寨”,被特意用一层透明的保护层,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几位本地的老人正坐在新修的廊桥下,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摘着手里的青菜,聊着天。看到有车驶过,也只是好奇地瞥了一眼,继续着家长里短。
镇中心那条早已干涸的小河,被重新疏通。清澈的河水从山上引来,缓缓流淌。河岸上栽种了成排的垂柳,柳枝拂动,几座崭新的汉白玉石拱桥,已经架设完毕。桥栏上,雕刻着精美的祥云图案。
人间烟火气,在这里,从未消失。
只是被梳理得更整齐,更干净,也更诗意了。
车子在镇中心的新广场停下。
宋衿穿着一身干练的黑色工装,戴着白色安全帽,早已等候在那里。她的脚边还放着一个银色的金属手提箱。
“刘总。”她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打开手提箱,一台全息投影设备在两人面前投射出整个青瑶镇的立体沙盘。
“我们先去了趟这里。”宋衿在沙盘的边缘点了一下,一片现代中式风格的社区被放大,“镇民安置区。一共三千六百套住宅,全部精装修交付,还配套了新的学校和社区医院。所有原住民,已于上周全部搬迁完毕。”
“按照您和镇上的协议,我们首先要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比以前更好。”
刘楚点了点头。
宋衿的手指又划向了沙盘的中心区域。
“然后,我们才开始对老镇区进行改造。”
她指向旁边一条刚刚铺设完毕的、古色古香的坊巷。坊巷的入口,一座巨大的乌头门,正在由工程机器人进行最后的吊装。
“这里,就是‘唐·风华里’。”
“我们保留了百分之六十的老建筑主体,修旧如旧。比如您看到那户人家门口的石狮子,就是原来那户人家的老物件,我们只是进行了清洗和修复。”
“但所有的水电管网、网络光纤和排污系统,都按最高标准,重新铺设了。”
“未来,这里一部分院落的管理权和经营权,会以合作的形式,返还给那些愿意回来的原住民。”
“我们不需要酒店经理。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懂这里,爱这里,并能把这里的故事讲给游客听的‘主人’。”
刘楚看着宋衿,这个永远冷静,永远专业的女人。
“辛苦了。”
“这是我的工作。”宋衿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属于“基建狂魔”的自信笑容。
“一期,唐宋两里,共两千四百套院落,预计可增加每日一万五千人的过夜接待能力。”
“民国街和赛博城,下个月,同步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