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其实还有着另外一个别称,叫做“印尼之窗”,这样的别称,恰恰也昭示着这块曾经的荷属东印度殖民地在这座城市留下的刻痕是多么的深重。曾经的荷兰,作为海上霸主,也曾经称雄欧洲,将印尼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只是王朝有兴衰,昔日的霸主最终没落,但殖民地虽然已经不在,但,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却清晰的鉴证了这份曾经的荣耀,看看那些荷印混血儿吧,他们才是历史最有力的证据,无法抹杀。因为是战后重建,海牙的城市布局相对要宽阔与科学,这里的建筑并不高,但无一不透着一种骨子里的雅致。海牙实际上是一座相当奇特的城市,在这里,有着譬如特·福赫尔维克、贝尔希斯帕尔克、本诺尔登豪特等荷兰最富有的地区,却也有着特兰斯法尔、穆尔韦克、特·希尔德尔斯韦克等荷兰最著名的贫民区,这样两级严重分化的街区,却分别安静的分布在海牙的西北和东南,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奇异的事情。
假如你对荷兰的历史兴趣浓厚,那么你就更应该来海牙走走,不要犹豫,这里可是有着著名的小人国马德罗丹的。这个以寸高的小人为居民,占地1。8平方公里、全世界最小的城市,可是海牙不可不说的独特风景哦。
与其说马德罗丹是一座“城市”,还不如说它是一座游乐园,这里就如同世界公园那般微缩了整个荷兰最著名的景观,其逼真程度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这里浓缩了整个荷兰的文化与历史,沉淀着这个民族的沧桑与过去,不管是号称北方威尼斯的阿姆斯特丹的船屋、梁桥、博物馆、红灯区,还是鹿特丹的高塔,海牙的和平宫,都能够在这里找到代替品,如果你的时间比较紧张,那么逛逛马德罗丹,绝对是最完美的选择。
实际上,马德罗丹建造的初衷只是马德罗夫妇用来悼念自己死于战争之中的儿子的,而根据他们的嘱托,马德罗丹的全部收入,实际上是用于学生疗养院建设的。
要说马德罗丹最吸引游客的地方,自然是竣工于2003年的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模型。该模型,是迄今为止,马德罗丹模型中最大的版块,这里不仅有着全长三米的模型飞机,仅仅花费一个欧元,就能够让通过磁场效应及计算机中控的飞机缓缓的起飞,在飞机的停机坪上,更是有最先进的磁感应技术在不断的被演示。
【图47阿姆斯特丹机场】
另外,出自著名设计师艾伯特·范哈特之手的荷兰ING银行总部模型,也是马德罗丹不可错过的一道风景,这座耗时四年才完成的模型,以其匠心独运的风格,纯自然的风范,而为世界人民所赞叹。
马德罗丹虽然不大,但是却处处透着精致,处处透着匠心,每一处、每一点都是最亮丽的风景。尤其值得说明一下的是,整个马德罗丹微景城内的植物其实都是真实的。这些植被,都是被精心挑选栽种的,时时修剪,经常维护,为马德罗丹平添了无数的丰致。
为自行车建高速公路的“自行车的王国”
欧洲的许多城市都被冠以“欧洲最好的自行车城市”的头衔,当然这其中最好的又非荷兰莫属。荷兰人之所以会热衷于自行车,并不是由于荷兰人口过多、国土平坦和小,因为我们都知道,荷兰的自行车交通规划和发展也是在最近三十年才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
说荷兰是世界上自行车交通系统最健全的国家一点都不为过。它的自行车交通网是世界上最密的,总长度甚至达到了22,000公里,而高速路的长度却远不及它的十分之一。自行车路网全国都有,骑车人无论在哪都可以找到到达目的地的自行车道。城市也好,小镇乡村也罢,都有自行车公共设施。在荷兰的主要路段有高质量的自行车绿色通道。在很多城市,自行车有道路使用优先权,而这一点是机动车做不到的。在市区,自行车路线的规则制定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些路线可以使骑车人用最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荷兰有很多的交通形式,区分的都非常明显。像为自行车建的桥梁、隧道、停车设施,停车棚也为骑车人提供了许多方便。在荷兰骑车其实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它的自行车使用率也比其它发达国家高。荷兰的自行车路网是非常完善的,因为它国土面积较小,火车也就成了最常见的代步工具,荷兰的火车路网覆盖面极其广,火车非常方便,也就是因为这样也使得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二元交通系统---火车和自行车。保守的说,每个火车站都会有数百甚是数千辆的自行车停在那。出行的人,会有30%-50%的人将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这也使得荷兰人的生活中不能少了自行车。
荷兰人自身并不排斥骑自行车。大约有90%的荷兰人是喜欢骑自行车的。但是那些不骑车的人也没有对骑车的人表现出任何的不满,人们不再把骑自行车的人定位成贫穷的人,实际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喜爱自行车了。高收入群体大多数都有自行车。人们之所以会骑自行车,就是因为不仅可以健身,而且还不污染环境,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86%荷兰人很享受骑自行车的过程,62%的荷兰人觉得自行车可以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15%的荷兰人认为自行车让他们觉得更加自由和独立。
所以,在荷兰你会看到周围都是骑自行车的人,他们的脸上会洋溢着微笑,给你以无法比拟的亲切感。清晨,在城市的每个地方你都会看见各种各样的人骑车而过:有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有穿的很职业的白领,也有天真无邪的学生,甚至还有老人,他们的自行车款式不一样,这一群人,为这个城市增添了许多魅力,他们也成为了这个城市最亮的风景线。
在“世界最善待自行车城市”的评选中,全球一共有15个城市入围,能享有这个美誉的城市自行车的人均数量、出行时间、美誉度和人们的态度都要合格才行,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在这15个城市里位居榜首,这个城市,虽然有全球最奢侈昂贵的跑车“世爵”,但是自行车对这个城市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在阿姆斯特丹这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城市里,自行车文化已经成为了这个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荷兰有着迷人的田园风光、香气四溢的郁金香花海、一望无际的绿色原野、安谧宁静的小镇生活,当你享受这一切的时候,仿佛这一样都是梦境。你是不是也想徜徉在花海中?那么就骑着自行车好好地享受这美好的一切,与大自然亲吻,去呼吸大自然带来的新鲜氧气吧!骑着车经过那些羊肠小道,在花田里尽情的释放自己,人生中最惬意的事也不过如此吧!
与此同时,荷兰人还觉得走在街上欣赏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自行车也是一件趣味十足的事。有人会打趣地说道:“荷兰人是骑着自行车出生的。”原因很简答,因为荷兰的每个小孩都会骑自行车。
不仅如此,阿姆斯特丹车站还有另一个美名,即“自行车之都”,因为这里停车场的规模堪称世界之最。阿姆斯特丹的清晨总是会让人思绪万千。上班的途中,你会看见已经过时的破车、最新款的赛车、引人注目的彩车,它们与西装革履、运动装、牛仔裤相得益彰。看到这一切,你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个自行车的年代。
荷兰属于发达国家,但却依旧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究其原因,还要从它的地理条件说起,荷兰的地势极其平坦,非常适合骑自行车,不仅如此,荷兰政府也是很支持人们骑自行车的,它的交通安全法规已经很健全。在荷兰,公务员使用私家车工作是完全不可能的。只有一些大公司的管理人员才会有停车位,很显然,在荷兰官员的福利还是很好的。乘客可以携带自行车坐电车,电车上有专门的一节车厢,就是为骑自行车的人准备的。我们旅游的时候,也完全可以带上一辆折叠的自行车。
除了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完全是按照自行车使用者的要求和愿望来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政府对自行车的支持态度。在一些大城市,自行车和步行者能够优先通行,这是机动车无法做到的。荷兰人是第一个尝试“人车平权”的欧洲国家,在居民区,分别建有“庭院式道路”和“生活道路”。1971年,庭园式道路的建设首先是从代尔夫特市发起的。居民为了限制机动车的通行,在街道两边建了花坛、铺了地砖、种了树木。1975年,荷兰政府也沿袭了这个办法,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设计准则。从那以后,庭院式道路在德国、英国和北欧流行开来。1981年,日本大阪阿倍野区长池町也建了第一条庭院式道路,渐渐地,在以后的日子里日本各地也普及了。
荷兰建设自行车道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那时候,汽车的价格一路飙升,极其昂贵,荷兰因为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政府就加大了对基础建设的支出。1970年爆发的石油危机让荷兰人觉得苦不堪言,因为那时候的荷兰,汽车刚刚普及,极高的油价让荷兰人极为苦恼,也正是如此,人们重新定位了自行车,再加上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所以荷兰政府就开始建立自行车专用通道。1992年,“市中心街禁止自动车通行”方针得到了居民的一致通过。荷兰政府和很多企业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鼓励自行车使用者。有的企业为自行车使用者建了独立的浴室,政府减免了那些执行支援自行车通勤政策的企业的税额,并且该企业的员工还可以免费领取自行车。有的企业甚至给员工发积分卡,年末的时候可以拿积分卡换取相应的礼品或者外出旅游。
2011年12月上旬,荷兰的第一条自行车高速公路F35的首段正式竣工通行,自行车高速公路F35这个项目,是由自治组织和地区等8个市政府共同合作完成的。该工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恩斯赫德市和镇之间,建一条高速方便的自行车公路,此次开通的路段范围是从恩斯赫德市到亨格罗市,全长接近60公里。许多大城市之间也开始修建自行车高速公路,海牙到鹿特丹的自行车高速公路,预计会在2013年着手建立。
不难得知的是,荷兰的自行车规划引领了世界潮流,在不远的未来,荷兰将会步入自行车高速公路时代。
女王节的橙色激情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看过荷兰足球队踢球的人就知道,荷兰专情于橙色。当然,橙色的活力和开放与荷兰的国家风气很相容,但是其实这个橙色背后远不止这么简单。很多人认为荷兰人世俗,开放,不受历史束缚,其实不然,对于引领荷兰不断向前的王室,荷兰人由衷尊崇。
荷兰人是很注重4月30日的,因为这一天是他们的荷兰女王节。这一天你会看见红白蓝相间的荷兰国旗和象征皇室的橙色旗帜,你会看见庞大的游行队伍,伴随着音乐声,让每一个人按捺不住自己的激情。无论是荷兰居民还是观光者都会穿着橙色的衣服,与这个节日相呼应。如果你没有橙色的衣服,不要紧张。你可以在街头买一顶橙色的重启皇冠,这一天,任何与橙色有关的东西都会被人们所喜爱。
荷兰女王节的创始人是现任女王的祖母薇赫明娜。19世纪末,荷兰自由党为了团结全国人民,建议让全国人民都庆祝女王的生日。薇赫明娜的生日是8月31日,正值荷兰大丰收的季节,这样就使得女王的生日、丰收祭祀相结合,一块进行庆祝,更重要的是,8月31日,孩子们的暑假快要结束了,所以这个日子对于小孩子来说也是极其难忘的。1902年,薇赫明娜女王的病渐渐好转,所以也是很值得庆祝的。不过这种庆祝活动并不是年年都有的,一般都是的女王整数的时候,像1930年50岁生日。
薇赫明娜女王的女儿--茱莉安娜继承女王之位后,荷兰人依旧为她庆祝生日,因她的生日是4月30号,所以庆祝活动也在那一天。1948年,碧雅翠丝(Beatrix)成为了新一任女王,她为了纪念母亲,也将自己的生日定在了4月30日,很多人都说碧雅翠丝女王实际的生日是在冬天1月31日,但是那时天气太冷,根本不适合举办生日庆典,所以最后才将生日改成了4月30日。从那以后,4月30日就成为了荷兰女王节,这一天,全国都会放假一天,举国欢庆,它的热闹程度与嘉年华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你经常看足球,你就会知道橙色是荷兰的国色,之所以是橙色,是因为荷兰皇室的姓是奥兰治,荷兰语中就把它翻译为橙色。
每年,到了4月30日那一天,荷兰的女王节就开始了,热闹非凡。这时的荷兰已经是一个橙色的世界了,人们穿着橙色的衣服,戴着橙色的假发,顶着橙色的皇冠,架着橙色的眼镜……一番打扮过后,人们就会加入到游行的队伍中狂欢。
不过真正的庆祝活动在4月30前夕就开始了。4月29日,被称为“女王前夜”。夜活动最多并且最出名的就是女王平时居住和办公的城市----海牙。在海牙的市政府广场前,人们会聚集在一起。他们会来一场即兴的音乐演唱会。观众们身上最耀眼的颜色就是橙色,有的人系着橙色的围巾,有的人带着橙色的帆船帽,也有一些顽皮的少年拿着橙色的充气玩具……
伴随着鼓点声,尖叫声和口哨声也顿时想起来了。随着音乐的节奏,每个人的激情都被点燃,现场的气氛也在急剧升温,台上有荷兰著名的摇滚乐队唱着激情的音乐,台下则是草根明星在跳着各式各样的舞蹈。在那样的氛围里,想不激情都难,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舞动起来。
这样的音乐会四处都有,闹市区的街道已经与酒吧没有了任何差别。市区已经禁止通行,人们会一边喝着啤酒,一边畅聊着。街道两边全都插满了荷兰的国旗,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阳台开着窗户,里面放着激情的音乐。当然,在这样的节日,想要通行是极其不容易的,因为总会有那么几个荷兰人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而荷兰最人性化的就是节日期内,会建立许多街头厕所,像专门为男士设计的小便器,它的高度是人的一半,角度设计的非常到位,不用再去添加任何遮掩的东西,这样既方便了男士也不会让人觉得害羞。
经过一个无眠之夜,人们会在晨曦中迎接女王的到来。这一天,最热闹的地方就是阿姆斯特丹,街上全都是游行庆祝的人们。公园里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即兴表演和音乐会,在这个河运事业发达的城市,游行队伍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游船。很多家庭会租一条船,在水上尽情的狂欢。
女王节这一天最繁荣的地方就是跳蚤市场。人们都会把自己家里不用的东西拿到市场上。如果你看上了某个物品,主人会很大度的把它送给你,当然不收你的钱。市中心的冯德尔公园则建了一个面向广大儿童的的市场,孩子们有模有样的做起了货主,有的会把自己小时候的玩具拿出来卖,有的会当场做一些简单的甜点。当然,也有卖艺的,比如说拉个小提琴、弹个吉他,很多街头歌手也很有明星范。其中最有趣的是一家几个孩子组成一个组合,哥哥会在画板前露出自己的脸,妹妹则会给你一块海绵,让你砸他的脸,小弟弟则是收钱的。一枚硬币可以砸一次,砸中了就会拿出妈妈做的软糖奖励你。
或许那盛开的郁金香是荷兰动人美丽的一面,而女王节则是荷兰激情四射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