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听书 > 第559章 重生后远离渣男我捡个总裁回家(第5页)

第559章 重生后远离渣男我捡个总裁回家(第5页)

吴新蕊似乎对此早有预料,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沪市是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能够吸引到积架这样的优秀企业,是理所当然的。”她先是肯定了沪市的地位,随即话锋一转。

“不过,云州是后起之秀。我们不贪多,不求全,我们更注重于高精尖科技的落地生根。我相信,于总已经向您介绍过我们清江省的诚意和政策。”

她的潜台词很清晰:沪市能给你的,我们也能给。

但你们想要的,沪市未必能给你。

积架公司会淹没在全球那些耳熟能详的跨国大企业当中。

“是的,贵省的诚意,我都看到了。”陈念安点头。

“陈董,希望你能理解。”吴新蕊的坐姿微微前倾,那股无形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清江省愿意为所有的投资者,创造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希望你们在这里的每一分投资,都能得到合理甚至超额的回报。我们会用最大的力度,保护你们的合法利益,最终,共同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

“双赢?”陈念安咀嚼着这个词。

“对,双赢。”吴新蕊肯定地回答,“你们的投资得到丰厚的回报,我们得到经济的发展和宝贵的就业岗位。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合作模式吗?”

陈念安沉默了片刻。

他知道,如果仅仅是再建一座普通的晶圆厂,他根本不必坐在这里,和一位省长喝茶。

“吴省长,积架公司无法在大陆重复投资。我们已经和沪市签订了合同,土地已经批复,前期准备工作也正在进行中。”他再次强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吴新蕊定定地看着他。

“陈董,你知道我指的不是沪市那个项目。”

图穷匕见了。

陈念安深吸一口气,身体靠向沙发背,试图为自己争取一些缓冲的空间。

“省长女士,既然您如此坦诚,我也不妨直说。”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我有顾虑。”

“积架公司是一家高精密技术公司,我们的主业是晶圆级芯片代工。这是信息时代的核心部件,是未来所有科技产业的基础。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

“在大陆投资一座八英寸晶圆厂,已经是我们所能做出的最大姿态。你们的要求,具备相当大的政治风险。鉴于目前两岸关系的不确定性,我很难做出这个抉择。”

他把最核心的难题,摆在了桌面上。

吴新蕊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等他说完,她才缓缓开口。

“我完全理解陈董的顾虑。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需要直接合作。”

陈念安一怔。

“我们可以采取更灵活,更安全的方式。”吴新蕊继续说。

“愿闻其详。”

“你应该知道,我们的代表团,此刻正在德国与蔡司公司进行谈判。”吴新蕊抛出了第一个重磅信息,“刚刚收到的消息,双方已经非常接近达成合作意向。”

“我们的想法是,由清江省政府、蔡司公司,以及其他几家战略投资者,共同出资,成立一家全新的、股权多元化的国际性企业。”

她停顿了一下,观察着陈念安的反应。

“这家新公司里,将会包括重要的美国资本。陈董,您认为,这样一家有着美国资本深度参股的国际化公司,在政治上,还会有风险吗?”

陈念安的大脑飞速运转。

这个计划,他在刘清明给的那份计划书副本里看到过。当时只觉得天马行空,大胆到近乎狂妄。

可现在,从这位女省长的口中说出来,却带着一种即将成为现实的笃定。

确实,如果能拉上美国资本,尤其是那些在华尔街和硅谷有巨大影响力的资本,所谓的政治风险,立刻就会被降到最低。

“你们的计划我看过。”陈念安没有隐瞒,“很大胆。但……为什么一定要把生产工厂,放到清江?”

这是他另一个核心疑问。

“因为这里具有全球范围内都罕见的成本优势。”吴新蕊的回答简单直接,“这里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水电以及其他配套成本,都会比沿海任何一个地区,甚至比东南亚,都要低得多。”

“难道,极致的成本控制,对于一家代工企业而言,不是最值得考虑的优势吗?”

这个问题,直击要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