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念安无法反驳。对于积架这样的代工巨头而言,利润就是从每一个环节的成本里,一分一毫地“抠”出来的。
清江开出的条件,在商业上,诱惑力是致命的。
“从纯商业的角度来说,是的。”他承认了这一点,但立刻提出了新的问题,“可为什么不能放在欧洲?比如德国,他们的工业基础更好,配套也更完善。”
吴新蕊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莫测的笑意。
“陈董,您应该也关注到了最近的国际新闻。”
“欧洲目前正受到日益严峻的恐怖袭击威胁。就在上个月,巴黎和柏林都发生了恶性事件。对于动辄数十亿美金的投资,我们必须要为所有股东的投资安全,提供最可靠的保障。”
“我们华夏,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这一点,我想没有人会否认。”
陈念安彻底无语了。
这个理由……强大到让他无法辩驳。
用安全问题来反驳欧洲的工业优势,这简直是降维打击。
他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他们早就预设好的说辞。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走进蛛网的飞虫,每挣扎一下,身上的束缚就更紧一分。
“你们……真的已经说动蔡司公司了吗?”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干涩。
吴新蕊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给了他一个喘息和思考的时间。
然后,她放下了茶杯,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就在昨天晚上,我方代表与蔡司公司的董事长福斯特先生,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度交流。他对我们共同描绘的未来蓝图,大加赞赏。”
她看着陈念安,一字一句地说道。
“就在今天,你走进我这间办公室之前,蔡司华夏总部的代表团,已经抵达云州机场。现在,他们应该正在省里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对我们为新工厂预留的‘华德精密科技园区’,进行第一轮实地考察。”
轰!
陈念安的脑子里,仿佛有惊雷炸响。
蔡司的团队……已经到了云州?
他瞬间明白了这一切。
这根本不是一场平等的谈判,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通告。
他被晾了这么久,黄文儒的代表团在欧洲步步为营,而他陈念安,只是这盘大棋上,最后需要归位的那一颗棋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董,”吴新蕊的声音平静地传来,“如果你坚持拒绝我们的邀请,我只能表示深深的遗憾。但清江的大门,依然随时为你敞开。这里是一个值得你驻足一观的好地方,毕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这句话,软中带硬,既有最后的争取,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民族情感召唤。
陈念安的后背,已经完全靠在了沙发上。
他明白了。
彻底明白了。
积架公司还能找谁合作?
尼康?他们早已明确拒绝,并且用推迟现有光刻机交付作为威胁,双方几乎已经撕破了脸。
阿斯麦?那家公司现在自顾不暇。华夏人花费重金聘请的游说团队和咨询公司,正在用最专业、最冷酷的商业和法律手段,一步步地瓦解着它的防御。
他甚至听说,阿斯麦内部的核心研发团队,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动摇。
现在,唯一的出路,似乎就摆在眼前。
一个由华夏政府主导,德国蔡司加持,并且有美国资本背书的国际化合作计划。
从表面上看,这个计划无懈可击。
它完美地规避了所有政治风险,并且提供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就连最苛刻的美国国会,恐怕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可是,陈念安心里,就是堵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