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怕说得不恰当,会受到父母的责备。而小华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和小华的爸爸平时鼓励孩子勇于发表意见是分不开的。
但是,生活中,很多家长不一定都这么大度,不少成年人一听到孩子说出“幼稚”的话,气不打一处来,即刻用“小屁孩懂什么”“多嘴”“别在那里瞎掰!”呵斥他们闭嘴。这个小小的举动对儿童心智成长影响不可低估。
难道孩子说的话真没有一点道理,都不靠谱,说的全是废话吗?不是。根本原因在于一些父母以长者自居,从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总是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思想的正确与否。
只要孩子说的话或表达主张不符合成人的价值标准,或违背了父母的意愿,就用严厉的口气压制驳斥。
孩子表现欲受到压抑,自尊心受到伤害,有事窝在心里,长大后与父母同在一个屋檐下,没有共同语言,这样的家庭,物质上再富有也与幸福无缘。
更为不利的是,孩子走向社会后遇事很少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商量,不懂得用商量的方式解决问题,与人争执不断,很少能过上开心的生活。
家长作为过来人也都清楚,年幼本身意味着不成熟,当我们心平气和的时候都会对孩子“幼稚”的说法一笑了之,一般不会过多地计较孩子的戏言。
很多人之所以对孩子的“胡言乱语”厌烦、反应过度,多数因为自己情绪非常糟糕,工作中窝了一肚子火,听到不顺耳的话就与孩子急。事情过后又对自己的驴脾气后悔不已,恨不得扇自已两个嘴巴,这样的事恐怕不少人都经历过。
父母要多鼓励和引导孩子发表自己见解。孩子虽然在经验等方面都不如成年人,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发言权。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孩子独立思考,不断地提高孩子的能力。
大人们总喜欢聪明、听话的孩子,希望孩子听从他们的教导和吩咐,当孩子出现不同意见或是并不遵从他们的意见时,往往就数落孩子的不是。而事实上,强迫孩子顺从大人的意见,不利于孩子的自我发展。
孩子提出不同的意见,这说明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而且,孩子已经作为平等的家庭角色,进入了家庭这个舞台。一些家长听不进子女提出的不同意见,动辄斥之为“回嘴”、“嘴硬”、“你还有理了!”等等。这些做法是违背教育宗旨的。如果家长们坚持自己的错误做法,甚至明明自己的说法、做法是错误的,仍然听不进子女的正确意见,固执错误,那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孩子的不满,引起争执和对立,使自己从凌驾的位置上跌落下来,从此失去在子女心目中原有的崇高形象。
每个孩子都很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要允许孩子对自己不喜欢或者是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情进行“反抗”,鼓励孩子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鼓励孩子提问题,敢于争论,甚至向家长提出质疑和挑战。这种做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与社交能力。同时,父母也要给孩子创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孩子发表意见时,即使是错误的,也要让孩子说完,然后再给予适当的指导。对于孩子的正确意见,父母应该积极肯定和表扬,增加孩子主动表达的自信心。
8。“什么伤心事,能告诉妈妈吗?”
孩子不管年龄大小,都避免不了在生活中会遇到不开心的事,当孩子不开心时就会很自然地产生不良情绪。虽然不良情绪产生和消除的时间有长有短,但是这里会存在一个隐性的问题,即不良情绪发作的频率越高,一个孩子的脾气越不好,越不容易和周围的人处好关系。
对于家长们来说,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表现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家长则能理解和安慰孩子,尽最大努力帮助孩子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有的家长则不知道如何去化解孩子的不情绪,只能任由孩子自我调整;有的家长恰恰相反,面对孩子有不良情绪时持反感态度,甚至有时会责备孩子,结果让孩子情绪更坏不说,还有可能发生亲子矛盾冲突。
所以说,当孩子处于不良情绪状态时,家长怎样面对成了最大的问题,如果家长应对措施得当,方法合法有效,可能会让孩子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再加以合理的教育和引导,会让孩子学会自我情绪管理,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非常大的益处。
小星刚从学校回来就闷闷不乐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把房间的门关上。妈妈感觉他不对劲,便在吃晚饭时问小星:
“小星,今天学校有什么高兴的事呀?”
“没有高兴事,但是有伤心事。”小星不高兴地回答。
“为什么呀?什么伤心事,能告诉妈妈吗?”妈妈问道。
“今天老师让同学们选一个人当班长,同学们大多数都选了高越,只有少数的几个人选了我!”小星伤心地说。
“大多数同学选高越做班长,说明高越身上优点比你多。你要向他学习,然后比他更积极地表现,说不定下学期,同学们都选你了!”妈妈引导小星。
“可是,我现在就想当班长!”小星有些着急了。
“现在你在同学们中间没有太大的威信,就算你当了班长,同学们也不会服你的。如果你用这段时间好好表现自己,下学期不要说班长,而且还会被评为三好学生呢,你说是不是?”妈妈问道。
“嗯,好像是。”小星同意了妈妈的看法,开始高兴地吃起饭来。
孩子在生活中碰上不满的事情之后,父母千万不要让他们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憋在心里,这很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育。当孩子感到悲伤失望时父母要给孩子以安慰,让他把自己的不满和委屈都讲出来,学会正确地运用心理疏导方式及时地走出不良情绪的困扰。
不管你孩子处于幼儿期,还是儿童期,亦或是青春期,只要发现孩子正处不良情绪状态之中时,你最好不要急于去说教。如果真要是这样做了,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还有可能会让孩子更加烦躁,更容易无理发火。
采用耐心倾听的方法则刚好派上了用场,当你发现孩子有不良情绪时,这时只需要温和地对孩子说:“宝贝,妈妈看到你现在很不开心,如果你信任妈妈的话,请把你内心的不快说出来吧,妈妈会耐心地倾听,说出来后,你会感觉心里好受一些。”
对于正处于不良情绪困扰的孩子来说,发泄情绪会有不同的方式,如果家长能够采主动告诉孩子你把内心的不快和妈妈唠叨唠叨,则容易让孩子立刻有了最好的倾诉对象,此时在妈妈面前,不管多大的孩子都会很快拥有心理安全感,尤其是看到妈妈温和的目光,脸上淡淡的微笑,更会让他们坚信妈妈是最可信任的人。
当然,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家长,平时你必须要注意构建和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获得孩子稳定的信任感。而信任感至少包含几个要素,一是让孩子认为你是一个明事理的好爸爸或好妈妈;二是孩子认为你不会胡乱批评他的人;三是孩子认为你能够理解并给他提合理化建议的人;四是孩子认为你能给他适时的鼓励与赞美,让孩子更加愿意去努力。
当家长和孩子平时就建立起信任关系后,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想发泄时,这时家长的耐心倾听就成了最好的宣泄口。在耐心听孩子倾诉时,家长要么站好,要么坐好,总之你要离孩子近一些,眼睛看着孩子,适时回应孩子,让孩子感觉你在用心听他说话。
9。“原来是因为这个不高兴啊!”
我们都喜欢跟自己的朋友交谈,原因是:在我们悲伤时,朋友会给我们鼓励;在我们生气时,朋友会给我们安抚;在我们愤怒时,朋友会让我们平息;在我们兴奋时,朋友可以和我们一起兴奋。
总之,我们的一切情绪都会得到朋友的积极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