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完整版免费 > 第310章 意外(第1页)

第310章 意外(第1页)

第310章意外

万安镇罐头厂的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地上,晒得暖融融的。

李哲、李振国围坐在茶几旁的沙发上,谢厂长正提着热水壶冲泡一壶绿茶,动作娴熟地给两人各倒了一杯。

“李总,您喝茶。”谢厂长将茶杯递到李哲面前,随后在沙发一侧坐下。

“谢谢。”李哲端起茶杯,浅啜一口后问道:“谢厂长,咱们厂仓库里现在还存有多少罐头?”

谢厂长略一思索,答道:“还有三十吨番茄罐头、一百六十吨黄桃罐头,酸黄瓜罐头刚生产了四吨多。”

李哲放下茶杯,语气笃定地说:“有了今年上半年的经验,这次咱们扩大了腌渍小黄瓜的种植规模,制作的酸黄瓜罐头应该能达到七十吨。

加上现有的番茄罐头,正好凑够一百吨,刚好能完成出口苏联的订单。”

谢厂长听着,喉结动了动,眼神里掠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若是当初他们厂也能拿到出口苏联的订单,也不至于因罐头滞销陷入停产的窘境……

李哲没察觉到他的思绪,继续问道:“酸黄瓜罐头满打满算生产周期还剩不到一个月。一个月后转产八宝粥罐头,会不会有难度?”

李振国立刻接话:“难度倒谈不上。原有的杀菌釜需要调整参数,这事我来负责就行。

不过有两件事得提前准备:一是部分生产原料要提前订购,这得让金主管尽早联系供应商;

另外,还得加些新设备,比如谷物类浸泡罐、多物料混合搅拌罐,还有莲子红豆的预煮设备,灌装设备也得换,要能适配八宝粥的黏稠度,不然容易分层堵管子。”

谢厂长紧接着补充:“新增设备的事我能想办法。罐头厂原本就有类似的设备,咱们可以直接租赁,只是租赁价格还得跟马厂长协商。”

“没问题,只要设备性能达标、价格合理,租下来就行。”李哲应下,话锋一转,笑着说:“中午,我妈煮好了八宝粥,厂里的工人都尝尝。要是味道不合适,咱们再调整;要是大家都满意,咱们就继续推进八宝粥罐头的生产。”

谢厂长闻言微微蹙眉,像是有顾虑,张了张嘴却没立刻说话。

李哲看出他的犹豫,追问道:“谢厂长,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李总,生产方面倒没什么大问题,关键是罐头的销路。”谢厂长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担忧:“咱们仓库里已经堆了一百六十吨黄桃罐头,至今还没找到销路,这已经带来了不小的资金压力。

要是再继续生产八宝粥罐头,库存压力会更大,是不是该先解决销路问题?”

他心里清楚,万安镇罐头厂就是因为销路受阻、罐头积压过多,才导致资金链断裂、工厂停产,他实在怕类似的悲剧再上演。

李哲点头理解:“谢厂长,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实我今天过来,主要就是想跟大家聊聊罐头内销的事。你们要是有什么好想法,尽管提出来,咱们集思广益,一起把问题解决掉。”

听到“内销”二字,李振国也皱起了眉——罐头销路难是行业普遍问题,想解决并不容易。

谢厂长清了清喉咙,语气带着几分尴尬:“虽然我以前在万安镇罐头厂不负责销售,但当时销售问题突出,马厂长经常组织领导层开会讨论,所以我对销售科的情况还算了解。

不过说实话,我们厂在销售上的经验,算不上成功……”

李哲拿出钢笔,翻开笔记本,做好记录的准备,语气诚恳地说:“谢厂长,咱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论罐头销售经验,我还不如您呢。您就大胆说,让我们也学习学习。”

谢厂长点点头,慢慢回忆道:“当时我们主要从两个方向考虑销售问题,第一个是销售渠道——毕竟产品再好,没有渠道,老百姓也找不到地方买,所以这是我们当时的重点布局。

具体分了三种渠道:

第一种是国营商店与供销社。我们和廊方的国营百货商店、副食商店以及供销社合作,把罐头铺到他们的货架上。这些渠道都是老百姓购物的主要场所,覆盖人群广。

第二种是农贸市场。我们在本地农贸市场设了摊位,也会把罐头批发给市场里的商户,既能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也能通过商户分销到周边地区。

第三种是食品批发商。我们把罐头批发给各地的食品批发商,想借助他们的销售网络,把产品卖到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商店、小卖部,扩大销售范围。

当时厂里专门组织了八个销售员,都是嘴皮子利索、能跑能说的人,每天往这些渠道跑,说实话,他们做得已经很努力了,但效果一直不好。

后来我们总结原因,核心还是知名度不够。

就拿供销社来说,我们当时跟他们谈了免费寄售——卖出去多少,再给我们结多少货款。

结果货架上摆了一周,一瓶都没卖出去,最后人家直接把我们的罐头撤下来了。说到底,还是罐头知名度太低,老百姓不认可。”

说到这,谢厂长忍不住轻叹了一声,捋了捋思绪,继续说:“在提升产品知名度上,我们也做过一些尝试。比如参加展销会,不管是啥品类的展销会,只要能让我们摆展台、展示罐头,我们都会去,想着能吸引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注意。

另外,我们还跟经销商合作推广,一起搞促销活动,比如打折、买赠,在商店里设显眼的陈列,想一起提升销量和知名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