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潼关前果然大乱。
数十商队拥堵关前,闻听禁令,群情激愤。
“我等合法经商,何以突然禁止?”
一个贩运蜀锦的商人高声抗议。
“这些货物皆是血本,若要没收,不如杀了我等!”
守军刀剑出鞘,气氛剑拔弩张。
王昶登上关楼,朗声道:
“诸君!非是本将不近人情,实乃国策如此。”
“汉贼不两立,通商即资敌!望诸君体谅!”
关下一片哗然。
有商人跪地哭求,有商人愤然毁货。
更有甚者试图强行冲关,被守军当场拿下。
相似的场景在各处关隘同时上演。
武关、散关、函谷关……
往日繁忙的商路一夜间陷入死寂。
洛阳商贾总会内,众商人齐聚一堂,个个愁眉不展。
“李会长,您得想个办法啊!”
丝绸商赵奎急道,“蜀锦在中原向来畅销,如今断货,我等如何向老主顾交代?”
李会长长叹:
“朝廷严令,谁敢违背?”
“不过……”
他压低声音,“陆路虽断,或可走水路……”
“不可!”
旁边老者急忙制止,“听闻水路上已有战船巡逻,抓获私贩者,立斩不饶!”
“可是诸位,听宫里的人说,第一轮禁令要施行足足三月。”
“库中存货日减,长此以往,我等皆要倾家荡产啊!”
另一名吗会长赵奎,捶桌长叹。
由于李翊鼓励国家经济发展,所以专门设置了官方性质的平准令、均输令,主管全国商路。
而民间自然也自发组织了商会,用以协调商路贸易。
但民间组织,肯定是碰不了国家铁拳的。
座中最年轻的商人周铭忽然压低声音:
“小可听闻,潼关副将张郃之侄张韬,近日在洛阳购置宅邸,出手阔绰。”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
老成持重的李掌柜捻须道:
“贤侄此言何意?”
周铭环视众人,目光闪烁:
“边关守将俸禄有限,何来如许钱财?”
“其中必有蹊跷!”
“若我等……效仿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