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
李掌柜急道,“朝廷禁令森严,岂可触犯?”
“况且诸君岂不闻新官上任三把火。”
“诸葛亮自上任以来,急于干出政绩。”
“他对蜀地采取货物封锁,是他的手段之一。”
“若我们在他眼皮子底下贿赂边关守将,公然与朝廷政策作对,岂非自寻死路?”
赵奎却若有所思:
“然则商路若绝,我等亦是死路一条。”
“况那张韬可是张郃将军的侄儿。”
“张将军在朝中如日中天,几乎无人敢惹。”
“或许……可以试探一二。”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是不再开口。
三日后,
潼关守将府邸后门,周铭带着两个沉甸甸的木箱求见张韬。
“将军,此乃江南采的新茶,特来孝敬您。”
周铭躬身笑道。
张韬瞥了眼木箱,冷笑:
“周店东有话直说。”
周铭凑近低语:
“只求将军行个方便,让在下的商队夜间过关。”
“每车货物,愿分三成利孝敬将军。”
张韬沉吟片刻,忽然拍案:
“尔等好大胆子!竟敢行贿朝廷命官!”
周铭不慌不忙,打开木箱,但见白银耀目:
“此三百斤白银,只是定金。”
“若将军应允,日后还有重谢。”
张韬目光在银箱上停留良久,最终挥了挥手:
“今夜子时,北侧偏门。”
……
一月之后,长安城中。
姜维正在检阅军务,忽有密使呈上诸葛亮手书。
其书略曰:
“伯约亲启:近闻边关守将受贿纵私,此风断不可长。”
“特命汝全权查办,务必肃清奸邪。”
“切切,慎之,慎之。”
凡事没有不透风的墙,边关走私之事还是传到了诸葛亮耳朵里去。
姜维阅毕,面色骤沉:
“传令!点兵五百,即刻前往潼关!”
潼关城内,
张韬正在府中宴饮,忽闻门外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