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阳平关上,邓艾已是精疲力尽。
司马昭亲自为邓艾包扎伤口,见其浑身创伤,不禁叹道:
“今日若无先父所制连弩,恐阳平关已失。”
邓艾苦笑道:
“吾自负知兵,今日几为陆逊、郭淮所算。”
“若非二公子机警,后果不堪设想。”
遥望关下汉军连营,邓艾神色凝重:
“此战虽败,然天下之争,方兴未艾。”
“来日再与姜维决个高下!”
与此同时,
麴山城中,已是人间地狱。
句安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城头巡视,所见皆是奄奄一息的士卒。
城内存粮早已告罄,战马也已宰杀殆尽。
昨日又有一百三十七名士兵在睡梦中再未醒来——不是死于刀剑,而是亡于饥寒。
“将军……”
一个虚弱的声音从墙角传来。
句安走近,见是一名年仅十六七岁的少年士兵,面色惨白如雪。
“援军……何时能到?”
句安喉头哽咽,无法作答。
他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雪花飘落在他的脸上,冰冷刺骨。
回到军帐,众将齐聚,个个面如死灰。
副将王韬声音嘶哑:
“将军,城中能站立的士兵已不足三千。”
“若再守下去……”
另一将领接口:
“邓都督若来,早该到了。”
“恐怕……”
句安缓缓闭目,脑海中浮现出出征前邓艾的嘱托:
“麴山二城,关系北伐大计,望将军死守待援。”
死守待援……可援在何方?
当夜,句安独坐帐中,面前摊开地图,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亲兵送来半碗稀粥,这是城中最后的存粮。
“将军,用些粥吧。”
句安挥手:
“分给伤兵。”
三更时分,句安终于做出决定。
他召集众将,声音低沉而坚定:
“明日……开城。”
众将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