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祥心中一喜。
只觉得这是皇帝为了控制皇城,大军调动,封锁皇城,如此一来前朝的文武百官只怕一时间就不会将罪责扣在自己头上。
他当即领命,招来内殿的司礼监太监出去传谕。
腾祥这时候还不忘进言道:“万岁爷,现在是否叫前殿的太医们入内?”
皇帝的身子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皇帝活的再久一些,自己的风光才能继续保持下去。
然而朱载坖依旧是摇了摇头:“可曾派人去昌平了?”
按照他的想法,宫里如今出了这等大的事情,虽然严家现在三代人都基本已经远离朝堂,就剩下严世蕃一个人还掌着国子监祭酒的位子,但严家到底还是朝中最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腾祥却面露不解,摇了摇头:“万岁爷,今夜事发突然,奴婢……奴婢们……”
他哪里能想到还要派人去昌平的事情。
这都几年了?
整整四年。
严家就好似是从朝堂之上彻底消失了一样。
两年前,内阁次辅袁炜与首辅高拱发生冲突,最终被排挤的离开朝堂,返回故土。
如今内阁之中,赵贞吉因为需要操办度田和清查人丁的事情,才被高拱留下。
至于胡宗宪,则因为有九边的戚继光、王崇古两人作为依仗,才没有被动。
高仪则完全是依从高拱之人。
倒是今年开年之后,朝中有传言,首辅高拱似乎是想要将兵部尚书杨博召入内阁。
其目的大抵是为了分化严系和九边晋党的关系,用杨博来分化王崇古和严家的合作。
顺带着便是将同样是晋党出身的张思维,给放在了吏部右侍郎的位子。
至于严家?
虽然严嵩还顶着太师的身份活着,礼部尚书的位子还空着留给严绍庭,但严家这几年真的没再有什么动静了。
一开始朝中还在关注躲在昌平书院的严绍庭,是不是真的在推广他的那个新学,又或者是在昌平这个离着京师不近却又不远的地方谋划些什么。
但四年下来。
所有人都发现,严绍庭真的就是在书院里认认真真的治学,新学如今也几乎快要成为天下显学,有取心学而代之的迹象。
可除此之外,包括严绍庭在内的整个严家和严系官员,这四年真的是半点政治主张都没有,内阁和中枢交代什么事情,便认认真真的去执行。
也正因此。
朱载坖见腾祥回答的犹犹豫豫,心中便是一叹,也知晓这厮定是没有派人去昌平。
不过想来也不怨他。
朱载坖只好再次虚弱疲倦的开口吩咐:“快,派了得力的人快马加鞭去昌平,让太师和太子少保即刻入宫!”
腾祥虽然看不懂皇帝的想法,但见皇帝语气郑重,便赶忙起身就要自己亲自去安排人前往昌平传谕。
但朱载坖却又问道:“太子呢?”
腾祥急忙停下脚步:“太子在慈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