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时空诸天行 > 第六百零三章 既如此就只能是再苦一苦百姓了(第1页)

第六百零三章 既如此就只能是再苦一苦百姓了(第1页)

“丰益铺的牛掌柜说,他们能吃下一千二百石。”

“沧海号来人说了,他们要三千三百石新粮。”

“府城那边几位老爷都派人过来言语,粮食不能少了。”

县衙后厅内,知县,县丞与主簿,县内真正的掌控者,聚集在一起饮酒言语。

“丰益铺的后面是抚台大人。”端着酒杯的知县,沉吟片刻做出划分“这是万万不可少的。”

“至于沧海号~”

知县正色“他们要新米,那就给他们新米,一石都不能少。”

主簿与县丞齐齐颔首,表示赞同。

这家商号的背后,通着天!

据说,是某位王爷府上的产业,万万不可得罪。

“府城的几位老爷~”

知县叹了口气“我也是为难啊。”

“堂尊。”县丞笑吟吟的敬酒“新粮是不足用,可百姓手中还是有些的。”

“各位老爷那儿,还是不能少的。”

“既如此,就只能是再苦一苦百姓了。”

秋粮入库,各方面的手自然也是随之而来。

京城的,省城的,府城的都要。

朝廷的正赋,同样也是一斗都不能少。

他们这些地方官,自是不会将自己弄到手的再交出去,那就只能是再苦一苦百姓了。

“过些时日,课银之时,再加三成火耗如何?”

螨清的粮食征收,不但要征收粮食,还要征收银子。

征收银子,则是源于摊丁入亩。

就是将征收千年的人头税,转为按照田地数量来征收。

广西这里,每亩民田课银大约是两钱多一些。

这已经是很高了。

要知道,一两也不过十钱,加三成的话,就等于是每亩地要交三钱银子。

广西往日里的米价,差不多是每石一两左右。

可现如今是秋收,各地粮商疯狂压价,通常能卖出七八钱一石,就已经是烧高香。

更要命的是,朝廷只收银子,可粮商们的却是给铜钱收粮。

而随着国门被轰开,钱贱银贵的趋势就一路上涨。

通过使用这种初级手段,用剪刀差狠狠收割百姓。

寻常百姓哪里懂得这些金融手法,只知道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不但吃不上,甚至卖光了都不够交税。

交不上税怎么办,那就只能是借。

用自己家的田去做抵押,进行借贷。

结果,自然是最终丢掉自己家的土地,沦为类似农奴的佃户。

不交银子也行,直接锁拿回衙门,什么时候交银子什么时候放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