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而死者,不计其数。
抗交皇粮国税,肯定得死啊。
“三成太多了吧。”
主簿轻声开口“堂尊,泥腿子们恐怕交不起。”
“各处村镇的老爷们,或许也会有微词。”
“下弯镇的何老爷是举人,据说与京里都察院的某位都老爷有交情~”
泥腿子无所谓,交不起那就锁回来,实在不行就砍了,缓解民情。
实际上这个时代的地方,盗匪横行,天地会等反清组织更是此起彼伏的进行起义。
地方衙门的官们,其实已经察觉到了,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人口太多。
所以,许多地方都是有意识的消耗人口。
甚至于,有的县一年能砍掉上千颗首级!
知县不在乎泥腿子们的命,可关系网繁杂的老爷们,就得考虑他们的情绪了。
经过多年的土地兼并,如今摊丁入亩的大头,其实是落在了各地的乡绅们的头上。
螨清殖民者可不是大明,什么乡绅士绅的,不交银子统统死啦死啦滴。
乡绅们,也得交银子交粮食。
这些人通常都有着各种关系网,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能给你下绊子,参你一本。
而且他们是维护地方统治的根基力量,知县老爷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既如此。”
知县思索一番“那就再加两成火耗。”
所谓火耗银,其实就是附加税,主要用于弥补零散银两熔铸为官锭时的损耗。
摊丁入亩收的银子,要溶成五十两一个的官银。
本就要额外征收三到四成的火耗,如今又要额外征收两成,多出来的银子想来应付各地的老爷们之外,知县他们还能分润一笔,估计采购几个江南小娘应该没问题。
县丞与主簿,齐齐举起酒杯向着知县敬酒。
“堂尊仁厚~”
“实乃百姓之福~”
几人笑着饮下酒水,县丞放下酒杯,向着门外拍手招呼。
“进来服侍~”
房门被推开,一个高大健壮的身影,走了进来。
知县等人,皆是愕然。
怎么不是弹唱与陪酒的小娘?
“你是何人?”主簿起身呵斥“竟敢擅闯衙门?”
来人正是林道,他笑容满面“我是来送你们上路的。”
几人大惊失色,急忙向着门外高呼。
“来人,快来人~”
“有刺客,有反贼啊~”
喊的很大声,甚至都破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