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牧贴,赵景清端着浆糊指挥,脸上的笑就没下去过,心里满足又开心,今儿他也是贴对联的一员。
屋檐下要挂红灯笼,舍不得挂多了烧蜡烛,只挂了堂屋门口的,但瞧着热闹又喜庆。
今天的重头戏是晚饭,午饭简简单单和平时没甚两样,只是汤菜是用肉丸子煮的,菜叶子似乎都裹上肉香,汤也好喝。
下午,同林翠娥一起备菜,而后赵景清和袁牧开始磨豆子做豆腐。
十一天的豆腐做下来,两人配合默契,现在速度可快了不少,等点胆水豆花凝固,倒入豆腐框压制,五斤豆子拢共也就用一个时辰多点。
做霉豆腐要用老豆腐,是以压制的老豆腐多些,压了两框,嫩豆腐一框。
各自忙活,半下午很快过去。
大菜已经准备好,在锅上温着,还差两个炒菜,林翠娥开始起锅烧菜,赵景清去打下手。
去之前赵景清特意叮嘱袁牧,让他把柴房那个烂背篓洗好晾干,再理些干净的稻草梗出来,他后边做霉豆腐要用。
一道又一道菜从厨房端到堂屋,从凉菜热菜到汤菜,一应俱全。
天色渐暗,袁牧叉下红灯笼,点燃烛火,又给挂上去。檐下红灯笼里烛火跃动,更添几分新年红红火火的氛围。
“开饭了!”林翠娥喊了声。
袁牧回头看了眼,将另一个灯笼挂上,放好火折子,快步迈入堂屋。
赵景清摆开碗筷,和袁牧坐在一张板凳上。
桌上,是林翠娥准备的年夜饭,三凉六热。
凉菜是凉拌豆腐、凉拌折耳根、凉拌菜薹,热菜是腊味拼盘、红烧猪肘子、酸菜鱼、肉沫麻婆豆腐、清炒包菜,以及汤菜冬瓜丸子汤。
十分丰盛的年夜饭。
林翠娥脸上挂着笑,“今年咱家添了口人,这个年热闹不少。新的一年,希望咱们一家都平安健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就说这些,开饭吧!”
话落,众人纷纷动筷。
林翠娥厨艺好,每样菜都好吃,一家子说说笑笑,除了鱼和肘子吃了个七七八八,其他一扫而空。
吃好饭收拾完,便是守夜,寻常人家没那么多规矩,只肖灯火长明达旦即可。
林翠娥提来三个火兜儿烤火,袁牧在屋檐下挂上鞭炮,等着子夜再放。
守夜没事儿干,林翠娥和袁老二搬来炉子,架上铁网,烤花生、橘子吃。
袁星正长身体,吃饱了还能再塞几口的年纪,吃得忘乎所以。
赵景清肚子胀鼓鼓的,都叫年夜饭的肉占了去,再也吃不下更多。他去到厨房,准备把压制好的老豆腐切块上锅蒸,他起身,林翠娥便跟着起来,不一会儿袁牧也跟了上来。
豆腐切成两指见方,赵景清寻思烂背篓能隔开架三层,比着能摆开的量切。
赵景清让袁牧烧水,灶膛里留了火炭,很快火就烧了起来。
林翠娥问:“为啥还要上锅蒸?”
赵景清回答:“我也说不清楚为啥,但是蒸了比没蒸更好发酵,发酵的霉毛成色也更好,像白棉花。”
林翠娥点头记下,等蒸好后,挪到铺平的稻草梗上均匀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