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曦走进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林墨,我刚刚收到联合国科技伦理委员会的来信,他们希望我们能参与制定‘全球智能治理公约’。”
林墨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们终于意识到,‘意识共识网络’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平台,更是一种新的治理范式。”
沈若曦轻声道:“你打算怎么回应?”
林墨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可以参与,但必须强调,‘意识共识网络’的治理权属于全球用户,而不是某个政府或组织。”
沈若曦点头:“我明白了。
我会起草一份正式回应。”
林墨望着窗外的日内瓦湖,湖面依旧平静,但他的内心却并不平静。
他知道,周启明的背叛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敌人,可能隐藏在更深处。
几天后,联合国科技伦理委员会召开会议,林墨作为特邀嘉宾出席。
会议现场,来自全球的科技专家、政府代表和民间组织代表齐聚一堂,讨论“智能治理”
的未来方向。
“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林墨站在讲台上,语气坚定,“‘意识共识网络’的诞生,标志着人类治理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它不再依赖于某个国家或组织的意志,而是由全球用户共同决定。
这不仅是一种技术进步,更是一种社会进步。”
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现实。”
林墨继续说道,“技术本身没有善恶,但使用技术的人却有立场。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真正透明、公正、可监督的治理机制,防止技术被滥用,防止权力被集中。”
“那么,你认为‘意识共识网络’能做到这一点吗?”
一位来自英国的学者提问。
林墨微微一笑:“我们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完美,但我们愿意承担责任,愿意接受监督,并不断改进。
这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会议结束后,林墨和沈若曦走在日内瓦的街头,夜色渐深,街道上灯火通明。
“林墨,你真的不累吗?”
沈若曦轻声问。
林墨笑了笑:“累,当然累。
但我知道,我们正在做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也愿意坚持下去。”
沈若曦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你总是这样,执着得让人无法拒绝。”
林墨停下脚步,望着她:“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未来,已经悄然来临。”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回酒店的时候,林墨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来自李然的消息:“林墨,我们在系统中发现了一段隐藏的代码,它似乎与‘意识共识网络’的核心算法有关,而且它可能是周启明留下的。”
林墨脸色一沉:“立刻启动‘影子审计’,封锁所有可疑代码的访问权限,并通知所有核心节点负责人。”
“已经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