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阿施,是在城郊的“橡树农场”。盛夏的阳光炙烤着麦田,她蹲在酒榨旁记录小麦的出油率,笔记本上的字迹被汗水洇得模糊,身后忽然传来带着麦香的声音:“这台酒榨的压榨力度没调好,每百斤小麦要多损耗两斤,你看压力表的指针已经偏了。” 她回头,撞进一双盛着坚定光的眼。男人穿件浅灰色短袖,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上串着的木质念珠,怀里抱着本翻旧的《士师记注释》,书脊内侧贴着张泛黄的经文卡片,写着“大能的勇士啊,耶和华与你同在!”。“我叫约阿施,”他指了指她手里的记录本,“你是农科院来做‘古法榨油’研究的?看你调设备的手法,像是第一次接触酒榨。” 林基甸愣住。作为“传统农业技术传承”项目负责人,她最近总陷在实践困境里——改良的古法榨油技术推广受阻,农户抱怨“效率低、不赚钱”;在农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