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内往来的丫鬟仆妇们见了她,也都纷纷敛衽躬身,连脚步都放轻了几分。
吴师太目不斜视地穿过前院,青石铺就的甬道两侧,秋菊开得正盛,却无人敢在此喧哗。
“去告诉老爷,就说我在书房等他。”
吴师太对迎上来的管家吩咐道,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半个时辰后,吏部衙署内,礼部尚书吴琳正对着一堆卷宗蹙眉。
案头的茶盏早已凉透,砚台里的墨汁结了层薄皮。
他捻着胡须思索着赈灾文书的措辞,忽听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府里来人说,姑太太驾临了!”
随从气喘吁吁地禀报。
吴琳脸上露出错愕的神色,随后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我知道了,你速速备轿,我现在就回府。”
说完,他立刻起身把今天需要忙活的工作交给其他官员。
轿子在衙署外早已备好,吴琳掀帘坐入,催促道:
“快,回府!”
轿子一路疾行,刚到吴府门口,吴琳便迫不及待地跳了下来。
穿过几条回廊,远远望见书房门口立着的素色身影,吴琳的脚步放缓了些。
他整理了一下衣襟,才轻步走过去,对着吴师太深深一揖:“姑母。”
吴师太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个已过不惑之年的侄子,眼中闪过一丝暖意。
当年那个总跟在她身后要糖葫芦的孩童,如今已是朝廷重臣,只是眉宇间的疲惫,比上次见面时又重了几分。
“起来吧。”
她侧身让开半步,“进屋说话。”
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经史子集。
吴琳亲手为姑母沏了杯热茶,茶汤碧绿清澈,热气袅袅升起。
“姑母近来身子可好?”
吴琳坐在下首,轻声问道,
“前几日想过去探望,却被公务绊住了脚。”
“老骨头还硬朗。”
吴师太呷了口茶,目光落在他眼底的青黑上,
“倒是你,瞧着清减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