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闻言微微一愣。
郭无为似笑非笑的挑眉:“怎么,怀疑我用计诱杀你十万大军?”
“以无为兄的为人,是能做出这种事的。”
皇帝说话也是犀利直接不留情面。
“然而以你的智谋来说,大概不屑于此等小儿把戏。”
皇帝亲手沏了茶递给他:“我军久攻不下晋阳,无为兄此时前来献城,正好解了我燃眉之急。”
“你不问一句缘由吗?我可是回绝了你十多次。”
即使是在大周天子面前,郭无为仍是那般桀骜不驯。
“无论何时,无为兄愿意连人带城投我大周,那都是我刘某人的荣幸,也是天下苍生之福。你总是有自己的考量,何必多问?”
“跟你说话就是爽快!当年要是你早点起兵反了庄宗,直接黄袍加身,我也不必远赴梁国,做这个千人恨、万人怨的宰相!”
梁国朝野对郭无为的印象是城府深沉的权相,但他在大周天子面前却仍是雷厉风行、坦率直爽的旧日模样。
他说这话倒也在情理之中:当年郭无为本是山中道士,生逢乱世便想寻一明主,于是就投奔到了庄宗旗下。
也就是在那时,他与刘子桓同殿称臣,结成莫逆之交。
刘子桓很受庄宗信重,而郭无为则是相反:庄宗觉得此人太过桀骜,且性格偏激行事诡险,一直将他闲置。其他同僚也有闲言碎语,说郭某是夸夸其谈的无用之辈。
郭无为一气之下就不辞而别,辗转投靠了当时刚刚立国的徐崇,才一两年的功夫,就成了梁国的重臣。
徐崇死后,他侄子徐承钧继位,因为在大周和北燕之间来回摇摆,遭到北燕的不满。
梁国本就是北燕的附属国,北燕皇帝于是就支持太师郭无为将他废黜,另立了徐崇的外甥徐继恩为君。
徐继恩年纪虽小却野心勃勃,一继位就想跟郭无为争权,又被郭无为废掉,改立了徐崇的养子徐继元。
皇帝听他这般抱怨,笑着说道:“无为兄这般怨言,莫非做了宰相也有烦忧?”
在外人看来,郭无为将国君架空为傀儡,已经成了梁国的无冕之君,算得上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他见了老友,立刻倒起了满腹苦水——
“这日子简直没法过……国君太蠢!真的,连续三代都是蠢人!”
郭无为说起来简直是痛心疾首:
“徐崇是一个有能耐的人,但他一心想从北燕的掌心挣脱,偏偏实力又不足够,每日纠结煎熬,终于郁郁而终,这种是想不开的蠢;第二任国君徐承钧,想在大周和北燕之间来回摇摆,两头通吃,这种是自以为是的蠢;第三任那就更是绝了,羽翼未丰就想夺我的权,这种是不自量力的蠢。”
“给这群蠢人做宰相,只有天天生气、收拾烂摊子的份,真是折我寿数!”
郭无为越说越是火大,皇帝听了忍俊不禁,大笑起来。
“还有那帮北燕蛮夷也是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