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刘子洋是谁 > 第66章 艺美村的审美感知钝化(第2页)

第66章 艺美村的审美感知钝化(第2页)

“不,来自我见过的那些因为发现美而眼睛发亮的瞬间,那些因为创造美而心里发暖的快乐。”刘子洋一拳砸向灭美者的胸口,徽章的光顺着拳头钻进去,灭美者“嗷”一嗓子惨叫,身上跟烧起来似的,冒起灰黑色的烟,“审美不是矫情,是生活的调味剂;创造美不是瞎折腾,是生命的绽放;发现美不是闲得蛋疼,是活得有滋有味的证明。没了审美,人就跟吃菜没放盐似的,寡淡无味;没了创造美的劲儿,日子就过得跟白开水似的,没了一点波澜;没了被美打动的瞬间,人就跟机器似的,只知道干活吃饭,没了一点人气——这些,你这种人永远不懂。”

趁着灭美者被光困住动弹不得,赵虎的激光束“咔嚓”一下,把那金属疙瘩切裂了。核心碎的时候,“啪”一声脆响,变成无数小灰点,跟烟似的散了。艺美堂里的钝美雾,眼看着就退了,那个砸花瓶的人,开始把碎片捡起来,说“或许……能拼成个别的玩意儿”;那个拔花种白菜的人,把刚种的白菜又拔了,说“还是种花吧,看着舒服”;开书店的把扔了的带插画的书捡回来,说“其实……挺好看的”;那个把毛衣改成抹布的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对不起,我不该剪你的毛衣,那花纹真好看”。

灭美者看着大伙儿脸上慢慢有了点欣赏美的神采,眼睛里开始有光了,气得嗷嗷叫,身子化成一缕黑烟,撞破艺美堂的窗户,跑了。“他跑了,但‘钝美雾’的渣渣,至少得三天才能散干净。”赵虎跑到窗边,望着黑影消失的地方,“村里的审美感知是有点恢复的意思了,但好多人还是不好意思说‘这真美’,跟刚从实用主义的壳里钻出来似的,还不太适应。”

刘子洋捡起地上的忆美饼,饼上用芝麻拼的“美”字,虽然有点糊,可看着就带点灵动劲儿。“没事儿。”他递给一个还在那儿盯着一幅破画发呆的大爷一块,“审美这东西,就像蒙尘的镜子,擦一擦就亮了。只要有人先夸一句‘这颜色真好看’,有人先捡起一支画笔,有人先在墙上画朵小花,就像先擦去镜子上的第一点灰,慢慢就能把这股子粗糙劲儿磨掉——这叫‘复美效应’,专门对付那只认实用的毛病。”

宋悦薇的检测仪上,艺美村的“审美指数”开始往上爬,从1%到了9%,离正常的90%还差老远,但那线是往上走的,稳当得很。“钝美核心碎了之后,那‘实用波’弱了98%,但已经养成的那点觉得美没用的毛病,还得慢慢改。”她调出几个村民的样子,“你看,画师张把扔了的画笔捡回来了,正蹲在那儿洗呢,嘴里还嘟囔‘这笔还能用,扔了可惜’,虽然动作慢点,但眼神里有光了。”

苏清颜把剩下的忆美汤,分给村里的人。喝了汤的,脸上那股子粗糙劲儿慢慢少了,有人把涂脏的艺美碑擦了擦;有人把填了的灵感井挖开了,说“想再去井边坐坐”;那个站在碑上打电话的西装年轻人,也加入了收拾碎片的队伍,说“我出钱,把这些能修的都修修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子洋站在艺美堂门口,看着村里的人,慢慢开始发现身边的美,有人指着天上的云彩说“那云像匹马”,有人捡起块石头说“这花纹挺特别”,听着那些“好看”“真美”“有创意”的话,空气里那股子粗糙实用的味儿,慢慢变成了“生活还是挺美的”的灵动气。他知道,灭美者跑了,但熵组织的坏主意还多着呢。他们搞没了互助,让人变自私;搞钝了审美,让人变粗糙;这些招数看着不一样,其实都是想把人变成没感情、没灵气的动物,最后任他们摆布。

夜风吹过艺美堂的窗户,带来艺美泉的甜味儿和花草的清香。刘子洋低头看着手里的彩色玻璃灯碎片,上面的“美”字虽然模糊,可那折射出的淡淡光彩,还是能看出来点。他把碎片递给赶过来的老村长艺伯:“好好磨磨,它还能照着大伙儿眼里有光,心里有火,活得有滋有味。”

艺伯攥着碎片,手抖个不停,眼泪把胡子都打湿了,可眼里的光越来越亮:“我知道。”他的声音有点哑,带着股子重新攒起来的劲儿,“我要重新写《艺美录》,从谁先夸了句‘真美’、谁先捡起一支画笔开始记,一件一件来,让年轻人看看——审美不是矫情,是福气;创造美不是瞎折腾,是本事;生活里有点美,日子才能过得有味道。就算一时糊涂、粗糙过,也能再变灵动;就算忘了美的滋味,也能慢慢找回来。”

天刚亮,第一缕光洒在收拾利索点的艺美堂里。几个早起的老艺人,正把散落的画作碎片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拼接,有人拿着胶水,粘补艺美碑的碎片,动作慢,但特认真,透着股子“美不能丢”的劲儿。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碑上,亮堂堂的,像蒙尘的珍珠被擦亮了。

刘子洋走到村口的审美桥,看着大伙儿在清理栏杆上的水泥,有人在试着重新雕刻简单的花纹,一个孩子拿着蜡笔,在创意园的墙上画了个笑脸,说“这样好看多了”,虽然画得歪歪扭扭,可透着股子发现美的快乐。宋悦薇的影像调出艺美村的审美指数曲线,从1%爬到15%,线还是陡,但一步一步往上走,跟艺术创作似的,慢慢变得丰富起来。

“老板,灭美者跑之前,给熵组织发了点东西。”宋悦薇的表情严肃起来,“好像是在定位……全世界所有与美相关的地方——那些美术馆、音乐厅、艺术院校、自然风景区、手工艺品产地。”

赵虎放下手里的活儿,皱着眉:“他想让全世界的人都觉得美没用?”

“不止。”刘子洋看着那个画画的孩子,“他说的那‘实在劲儿’,根本不是实在,是想让人变得麻木不仁,没了对美的感知,就没了对生活的热爱,没了创造的动力,最后变成只会干活吃饭的机器,任他们驱使。没了美,生活就没了色彩;没了审美,心灵就没了阳光;没了创造美的欲望,世界就成了灰色的荒漠,毫无生机。这才是熵组织的坏心思:让人在粗糙麻木中失去灵魂,最后变成他们生产线上的零件。”

苏清颜给那个画画的孩子一块忆美饼,孩子咬了一口,指着远处正在重新绘制壁画的画师张说“爷爷画得真好看”。孩子的爷爷听见了,清理栏杆的手更快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眼里的光跟彩虹似的,五彩斑斓。

刘子洋看着这光景,攥紧了手里的彩色玻璃碎片。“美是生活的色彩,审美是心灵的窗户,创造美是生命的赞歌。只要还有人愿意发现美,愿意创造美,愿意为美点赞,熵组织就别想得逞。”他转身往艺美堂外走,“咱们守的不只是这一个村子,是那份‘生活处处有艺术’的灵气儿,还有靠这股子劲儿攒起来的有滋有味的日子。”

村里的广播,开始放《艺美村村歌》,调子挺灵动:“艺美村,美如画,你画画来我绣花,生活处处有彩霞;天上云,地上花,眼里有美心里乐;创造美,欣赏它,日子过得喜洋洋……”歌声一出来,更多的人走出家门,有的去捡碎片,有的去画画,有的就在那儿看着,脸上带着笑,眼里有了光。

天慢慢黑了,艺美堂的窗户透着光,艺伯带着老街坊们,正连夜写新的《艺美录》呢。村里的路灯亮了,照着晚归的人,有的手里拿着刚画的画,有的在说“明天我把拉坯机修修”,脸上有点累,但透着股子“生活挺美的”的踏实。

刘子洋站在审美桥边,看着艺美村的灯一盏盏亮起来,腰上的青铜徽章有点热乎,像握着一块有温度的彩色玻璃。他知道,熵组织不定啥时候又会来捣乱,用更阴的招儿,毁人稀罕的东西。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这仗就还得打下去。

夜风吹过艺美村,带来点泉水的甜和花草的清香。远处的艺美堂里,传来老街坊们的聊天声,夹杂着画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说着谁谁谁的画有进步,谁谁谁的手艺没丢,虽然有点吵,但听着特灵动,像首唱不完的美的歌谣,在夜里飘着,飘向那些需要色彩的角落。

仗,还得打。但那点美的光芒,也一直都在。

喜欢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