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锦衣天下原型 > 第270章 退休生活(第1页)

第270章 退休生活(第1页)

西山脚下的日子,清贫如水,却也静如古井。萧彻那间简陋的茅屋,仿佛成了被喧嚣世遗忘的一隅。

最初的新奇与放空过后,生活露出了它最质朴,也最考验人的面目。

一只手生活,远比想象中更难。

生火煮饭,便是第一道难关。柴薪需要劈砍,他独臂无力,只能尽量捡拾些细小的枯枝,或是用那点微薄的积蓄,向路过樵夫买上几捆。点火时,更是狼狈,常常弄得满屋烟尘,却难以引燃灶膛。一顿简单的粥饭,往往需要耗费小半个时辰,才能勉强入口。

煎药更是如此。小泥炉的火候难以掌控,不是煎干,就是火大煎糊了药性。墨先生留下的药材有限且珍贵,浪费不得。他只能守在炉边,耐心地看着,用那根木杖偶尔拨弄一下柴火,神情专注得如同过去批阅最重要的卷宗。

药圃里的活计,他几乎帮不上忙,只能看着墨先生请来的老农偶尔打理。他便坐在一旁,安静地看,看那些绿色的生命如何破土、抽芽、舒展。

他开始钓鱼。

屋后不远有一条清澈的溪流。他做了一个最简单的鱼竿,挖来蚯蚓,每日清晨或黄昏,便独自坐在溪边的大石上,将鱼线抛入潺潺流水中。

钓鱼需要耐心,而他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常常一坐便是大半天,鱼篓里却空空如也。他并不在意。他只是看着水面破碎又重合的阳光,听着风声、水声、鸟鸣声,感受着时光如同这溪水般,平静地、无声地从身边流淌而过。

偶尔有鱼儿上钩,那轻微的拉扯感会让他微微一怔,随即缓缓收竿。钓上来的,多是些不大的小鱼。他会仔细地将鱼从钩上取下,端详片刻,多数时候,又会俯身,将它们重新放回溪中。

吃鱼并非目的,他只是需要一件事,让自己静静地坐着,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

读书是另一项消遣。带来的几卷书,多是些地方志、山水游记、或是些农桑种植之类的杂书,再无半卷律法兵书。字迹有时会在眼前模糊,需要费力辨认,他便读得极慢,一字一句,反复咀嚼。有时读着读着,便会靠着墙壁,沉沉睡去,书卷滑落在地也浑然不知。

村民们对他的好奇渐渐淡去,接受了这个沉默、独臂、似乎身体很不好、却又没什么架子的外来者。孩子们不再怕他,有时会远远地看着他钓鱼,被他发现,便嬉笑着跑开。偶尔会有村中老人溜达过来,坐在不远处抽一袋旱烟,并不搭话,只是陪着静坐片刻。

这种沉默的陪伴,萧彻并不排斥。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平淡得几乎单调。春去夏来,药圃里的植株愈发茂盛,溪水也因为山雨而时而丰沛,时而清浅。

他的身体依旧时好时坏。晴朗时日,他能感觉到一丝微弱的力气,可以多在溪边坐一会儿,或者试着在药圃边缓慢地散步。但每逢阴雨天气,或是夜半时分,那蚀骨的寒痛和剧烈的咳嗽便会如期而至,折磨得他彻夜难眠。

但他不再抗拒,只是沉默地承受着,如同承受这天气变化一般自然。墨先生的药依旧喝着,效果似乎只是让他不至于彻底垮掉。

有一天,他钓鱼时,遇到了一个也在溪边玩耍的跛脚少年。少年看他几次放掉钓上的鱼,忍不住好奇地问:“大叔,你钓了鱼又不吃,干嘛还要钓?”

萧彻闻言,侧过头,看着少年清澈却带着一丝残疾带来的阴郁的眼睛,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钓的是鱼,也不是鱼。”

少年似懂非懂。

萧彻却不再解释,只是重新将目光投向水面。

他钓的是这份宁静,是这份无需思考、只需感受的放空,是这份与过往血腥、阴谋、责任彻底割裂的平凡。

他在一点一点地,学习如何做一个普通人。学习如何与这副残破的病躯共存,如何与内心那些惊涛骇浪后的死寂和解。

远处,西山的轮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苍茫。那里埋葬着太多的秘密和死亡。

但他不再望向那边。

他只是专注地看着眼前的鱼漂在水面微微颤动,听着耳边不知名的夏虫开始鸣叫。

夜幕缓缓降临,四周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湿润气息。

他收起鱼竿,鱼篓依旧空着。

他拄着木杖,慢慢地,一步步,走回那间亮起昏黄灯光的茅屋。

身影融入渐深的夜色,平静,而孤独。

这或许不是世人想象中的功成身退,没有荣归故里的喧嚣,没有儿孙绕膝的温馨。

但于他而言,这每日的粗茶淡饭,这独坐溪边的时光,这无人打扰的寂静,这无需算计的明日…

已是命运所能给予的,最好的馈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