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锦衣天下原型 > 第270章 退休生活(第2页)

第270章 退休生活(第2页)

他正在这片平凡的山水间,一点点找回自己失落的灵魂,或者说,学习如何与那个饱经风霜、千疮百孔的灵魂,平静地共度余生。

西山脚下的光阴,不再是沙漏中计量的沙,而是溪水中不断流淌又始终相似的波纹。萧彻的生活,精确得近乎刻板,却又在这种刻板中,寻得了一种对抗无常的锚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晨起,不再需要挣扎于病痛与职责之间。身体的疼痛与僵硬是恒常的,他学会了与之共处。用一只手缓慢地穿衣,梳洗,生火,将昨日剩余的冷粥坐在灶上温热。炊烟升起时,常常夹杂着几声压抑的咳嗽,消散在山岚里。

上午的光景,多半交付给那条溪流。他的垂钓技术依旧未见长进,鱼篓常空,但他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坐在那块被磨得光滑的大石上,目光时而追随水面一片落叶的旋舞,时而凝视水下深浅不一的绿藻,时而…只是空茫地投向前方,什么也没看。

思绪有时会不受控制地飘回那座波谲云诡的京城。想起诏狱的阴冷,想起铸剑山庄的烈焰,想起金銮殿上的博弈,想起那些逝去的、敌对的面孔…每当此时,他握着鱼竿的手指便会微微收紧,呼吸也随之滞涩。

但他学会了不去深究。就像不去惊扰水下的鱼。任由那些记忆的碎片浮现,再看着它们如同水面的泡沫般,悄然破裂,散去。他将这视为一种心神的锤炼,如同僧人坐禅,观念头起落,不执不取。

午后,若精神稍好,他会拄杖在茅屋周遭缓慢行走。步伐很慢,一步一顿,像是在丈量这片小小的、属于他的安宁。他会去看墨先生种下的草药,看它们舒展叶片,结出细小的花苞。他叫不出名字,却记住了它们的形态与气味。

偶尔,他会遇到那位跛脚少年。少年似乎对他产生了好奇,不再远远躲开,有时会怯生生地递过一把新挖的野菜,或是一只编得歪歪扭扭的草蚱蜢。萧彻会接过,点点头,有时从怀里摸出一块用油纸包着的饴糖作为回赠。一老一少,并不多言,只是并排坐在溪边,各自沉默。

这种无言的陪伴,带着一种笨拙的暖意。

阅读变得越发困难。眼睛容易疲涩,字迹时常模糊成一片。他便读得更慢,有时一日只读几页。读的多是地方风物志,或是一些农书。他不再关心经世治国之道,反而对如何依节气播种、如何嫁接果树、如何辨认云雨征兆这类琐碎知识,产生了微弱的兴趣。

仿佛在他的内心深处,正试图重新学习如何“生活”,如何作为一个最普通的人,与这片土地建立联系。

夜晚是最难熬的。寒气从地底升起,钻入骨缝,旧伤处的疼痛变得尖锐,咳嗽也频繁起来。他常常裹着薄被,靠在冰冷的土墙上,听着屋外旷野的风声、虫鸣,等待天明。

油灯如豆,映照着他瘦削沉默的侧影。

那些曾经支撑他的仇恨、责任、信念,如今都已尘埃落定。剩下的,便是这具残破的躯壳,和一片巨大的、需要独自面对的虚无。

他有时会想,自己这一生,意义何在?是扳倒了巨奸?是重整了北镇抚司?还是…最终守护了那一点点微弱的光?

答案模糊不清。功过是非,似乎都遥远了。

此刻最真实的,是身体的痛,是喉间的腥甜,是窗外清冷的月光,是手中粗瓷碗的温度。

他学会了不再去寻找宏大的意义,而是专注于眼前具体而微的存在。一口温水,一缕暖阳,一夜无梦的安睡…这些,便成了他一日之中,值得感恩的获得。

日子便这样一日日重复,平静得近乎枯寂。没有大喜,亦无大悲。情绪如同被溪水冲刷过的卵石,圆润而缺乏棱角。

他变得很少说话,甚至与自己也很少交谈。内心那片曾经惊涛骇浪的海,正在逐渐归于沉寂。偶尔,裴九霄的简短来信会像一颗小石子投入这片死水,带来一圈微澜——得知北镇抚司运转良好,得知方哲等人已能独当一面,得知京城局势暂稳…他会静静看一会儿,然后将信纸凑近灯火。

火光跳跃,映亮他平静无波的眼眸,也吞噬了那些远方的消息。

他不再属于那里。那里的风雨,自有新一代人去承担。

他的战场,已然缩小到这间茅屋,这条溪流,这片药圃,以及这副日夜不休地与他抗争的病体。

这是一场更为漫长、更为寂静、也更为残酷的战争。

对手,是他自己,是时间,是命运留下的所有创伤。

而他,正学习着如何与之和解,或者说,如何有尊严地、平静地,与之共存至最后一刻。

夕阳又一次西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归家的路上。鱼篓依旧空着,他却并不在意。

山风拂过他花白的鬓角,带来远山草木的气息。

他停下脚步,微微仰起头,闭上眼,感受着那片刻的抚慰。

然后,继续一步步,走向那盏等待他的、如豆的灯火。

归途至此,已无波澜。

唯有沉默,与山间明月,溪上清风,共度余生。

喜欢锦衣天下名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锦衣天下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