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玩味与笑意。
沈青凰整理书卷的动作一顿,随即转过身来。
她走到他面前,很自然地俯下身,为他整理着有些歪斜的衣领,两人的距离瞬间拉近。
一股清雅的药香,混合着她身上独有的冷香,丝丝缕缕地钻入裴晏清的鼻息。
他的心跳,漏了一拍。
只听她理直气壮地开口,声音清晰而悦耳:
“夫君的荣光,为何不用?”
她抬起眼,眸光在烛火下亮得惊人,仿佛能看透人心。
“这三千两白银,本就是从府中开源节流省下的,取之于国公府,用之于国公府的袍泽,理所应当。”
“再者,”她为他抚平衣领上最后一丝褶皱,指尖无意间划过他的颈侧,带来一阵微不可察的战栗。
“让世人知道,你虽在病中,心却依然与那些为你浴血奋战的袍泽同在。这不仅是为你我正名,更是在为你巩固人心。”
裴晏清望着她,眼神明明灭灭!
她是知道什么了吗?
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她已经知道他的秘密,那这个女人,比他想象的还要聪明!
他喉结微动,原本想说些什么的,可看着她那双坦然而认真的眼睛,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间。
最终,他只得无奈又宠溺地轻叹一声,抬手,握住了她停留在自己衣领上的手。
她的手微凉,却细腻柔软。
他低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沙哑与温柔:
“你总是有理。”
沈青凰闻言,只是微微扬了扬唇角,并未接话。
她收回手,继续若无其事地为他整理散落在书案上的信笺。
这桩由沈玉姝挑起的风波,就这样被她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捐赠忠勇营一事,不仅将苛待病夫的污名洗刷得干干净净,更让裴晏清在军中故旧面前刷足了存在感,赢得了无数赞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上京城,最不缺的便是人情来往,明枪暗箭。
这一日午后,秋光正好。
庭院里的金桂开得正盛,甜腻的香气丝丝缕缕地钻入鼻息。
沈青凰在院中的石桌旁,手边放着几本厚厚的账册,正垂眸拨弄着手里的算盘。
不远处,裴晏清坐于轮椅之上,身前的小泥炉上正“咕嘟咕嘟”地煮着一壶新茶。
水汽氤氲,模糊了他清隽的眉眼,却让他周身那股疏离的冷意消融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