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全球当代艺术家 > 第302章 艺术不艺术(第4页)

第302章 艺术不艺术(第4页)

我不骂你,你是不是贼拿自己当根葱?

方星河缓缓环视台下,收敛音量,平静陈述。

“马歇尔先生,让我们来聊聊这个问题。

回归创作主题,我想揭示什么?

并没有。

现象一直摆在那里,每个人都看得到,并不需要我来揭示。

我也并不想抨击什么。

校园霸凌不是一个能够依靠抨击某一部门、某一群体、某一文化所能解决的简单问题。

所以,《少你》的创作背景是校园霸凌,核心逻辑是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双重缺失所导致的不公,核心主题却是救赎。

有一点你没有说错,其实救赎在全球泛滥的校园霸凌中是小概率事件,像小北和陈念这样,互相救赎,更是小概率中的小概率。

但我个人认为,既然要拍摄校园霸凌这种宏大题材,那么就不能客观。

客观陈述只能揭露问题,但校园霸凌的存在是一个不需要揭露的问题。

客观视角只能展现霸凌的黑暗绝望,但这丝毫无助于解决问题。

身处于霸凌中的青少年,需要电影人去展现黑暗绝望吗?不,他们早已身处绝望深渊。

为了激发他们的自救意识,也为了让更多旁观者伸出援助之手,就是不能客观,就是不能理智,就是不能冷静!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梦有美梦,也有噩梦。

你认为只有足够深沉黑暗的噩梦,才能够带给人们最大程度的警示。

但是恕我直言,青少年恐怕不需要你的警示,真正处于霸凌中的那部分青少年,更不需要你的警示。

他们比你清楚现实!

他们需要有一个像张小北那样的少年,伸出手,拉他们一把!

他们也需要有一个像是巩俐那样的警官,在他们犯下更大的错误之前,及时阻止。

他们更需要一对负责任的父母,一些负责任的老师,去告诉他们:你很好,你没有错,你不要怕,你应该抗争,你也配得到救赎!

而不是像你这样高高在上的质问:你懂不懂艺术?

假如你的艺术就是毁灭,假如你的艺术就是让那些悲惨的遭遇永远沉沦在深渊里,见不到一丝阳光,那么你和你的艺术就早已经走歪了路。

而我不一样,我,方星河,我的艺术堂堂正正,永远沐浴在暖阳下,但也从不避讳阳光照耀己身所产生的阴影。

你认为我的《Betterdays》不够艺术,OK,我允许你持有任何与我不同的看法。

但现在我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想要反问你——

假如你的女儿在学校里处于和陈念同样的境遇,那么你是希望她艺术地毁灭,还是得到一个小概率的救赎?

Lookmyeyes,告诉我你的答案。”

方星河平静地注视着马歇尔,艺术狂热者额头上冒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这是一场公开审判,在众目睽睽之下,艺术被词锋逼入角落。

不,宣告胜利的并不是方星河犀利的词锋,而是他永远站在历史正确和大众立场的清醒。

与此同时,评审团也在深入思考——

《少年的你》,到底够不够艺术、够不够深刻?

或许,当各自的答案浮上脑海的那一天,他们还会为此大吵一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