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里的交易还在继续。刘嬷嬷正指挥着人将盐袋搬上马车,车轮碾过碎石的声响里,她尖细的声音格外刺耳:“张头领,明镜道长说了,下次的寒水石要多送些,最近炼盐的矿石总不够用。”
“知道了知道了。”络腮胡不耐烦地挥挥手,“那老道也真是,非要用寒水石提纯,普通矿石不行吗?害得老子每次都得绕路去清虚观送石头。”
“这你就不懂了吧?”刘嬷嬷笑得得意,“用寒水石炼出的盐雪白,能卖高价!赵大人说了,这是给京里贵人特供的,寻常百姓可吃不起。”
沈清歌的心跳骤然加速。寒水石、明镜道长、赵德海……这些线索终于串联起来!母亲当年发现的,就是这条从清虚观到通州码头的私盐链,而王氏,就是这条链上的关键一环,负责供应炼盐用的寒水石!萧澈显然也听到了这些,他放在沈清歌掌心的手指微微收紧,眼底闪过一丝冷光。他凑近她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他们要运盐了,等他们走后,我们去石桌那里看看,若不出所料,账本应该在那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清歌刚要点头,就听见刘嬷嬷突然提高了声音:“张头领,你看那草堆是不是动了一下?”络腮胡大汉猛地回头,手里的钢刀在火光下闪着寒光:“谁在那儿?!”
沈清歌的心脏瞬间提到嗓子眼,下意识地往萧澈怀里缩了缩。萧澈将她按得更低,另一只手悄然握住了腰间的玉佩——那玉佩的边角锋利,显然能当武器用。
草堆外传来脚步声,越来越近。沈清歌能看见大汉的靴子停在草堆前,阴影将他们完全笼罩。她紧紧闭着眼,指尖攥着萧澈的衣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哪有什么人?”络腮胡大汉的声音带着疑惑。
络腮胡狐疑地踢了踢草堆,干草簌簌落下。
“算了,别耽误时间。”刘嬷嬷催促道,“赵大人还等着回话呢,快走!”
大汉啐了口唾沫,终于转身离开。马车轱辘转动的声音渐渐远去,石窟里的火光一盏盏熄灭,只剩下最后一盏摇曳在石桌旁。萧澈这才松开她,两人几乎同时松了口气。
沈清歌站起身时腿一软,差点摔倒,被萧澈伸手扶住。“没事吧?”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沈清歌摇摇头,脸颊发烫地挣开他的手:“多谢殿下。”石窟里只剩下他们两人,萧澈率先走向石桌,拿起账本翻看起来,火光映着他冷硬的侧脸,下颌线绷得很紧。沈清歌跟过去,看见账本上密密麻麻记着私盐的数量、交易对象和日期,其中“沈府”两个字赫然在列,后面标注着“寒水石五十斤”。
“证据确凿。”萧澈的声音冷得像冰,“王氏不仅参与走私,还是重要的矿石供应者。”
沈清歌的指尖抚过“沈府”两个字,指甲几乎要掐进纸页里。十年了,母亲的冤屈终于有了实证。她抬头看向萧澈,目光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殿下,我们现在就去报官吧。”
萧澈却摇了摇头,将账本仔细收好:“还不是时候。赵德海在京中势力盘根错节,贸然报官只会打草惊蛇。我们需要更完整的证据,把这条链上的所有人都一网打尽。”沈清歌愣住,忽然明白他刚才为何要写“等”字。他要的,从来不是只扳倒王氏,而是整个私盐集团。
石窟外传来夜风吹过竹林的声响,像呜咽。
沈清歌望着萧澈将账本藏进怀中,忽然觉得眼前这个男人,比她想象的更复杂。
刚才在草堆后紧贴的体温仿佛还留在身上,松木香的气息萦绕鼻尖。
沈清歌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掌心,那里似乎还残留着他写字的触感,烫得她心跳失序。
而她不知道的是,萧澈藏在袖中的手,也微微有些发颤——刚才将她护在怀里的瞬间,他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梨花香,竟想起了林尚书当年在梨树下说的话:“殿下,我那外孙女,将来定是个有风骨的姑娘。”
喜欢梨花祭下的复仇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梨花祭下的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