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的水利工程,本如同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沿着既定轨道,轰轰烈烈地向前推进。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就在工程看似顺风顺水之时,一系列棘手难题如同横亘在前方的巨石,让这趟“列车”不得不面临减速甚至停滞的危机。
在一处关键的水渠修建地段,工人们正满头大汗地忙碌着,手中的工具与大地碰撞,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曲建设的乐章。但这和谐的画面很快被打破,负责挖掘的工人突然停下手中动作,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不对劲啊,这下面的土质怎么变得这么松软,像是……像是被水泡过一样。”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在嘈杂的工地现场显得格外突兀。
周围的工人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这可咋办?咱们这水渠要是建在这松软的地基上,那还不得塌了呀!”一位年长些的工人皱着眉头,眼中满是忧虑,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可能发生的坍塌场景,心中一阵发凉。
年轻的工人挠挠头,一脸焦急地说道:“这工程可是关乎咱大魏百姓吃饭的大事,不能就这么卡壳了啊!咱得赶紧想办法。”
这时,另一位工人提议道:“要不咱多挖几个地方看看,说不定就这一处有问题呢?”
负责挖掘的工人苦着脸说:“我看悬,我刚挖了好几处,都是这软塌塌的土。”
消息很快传到了工程负责人、工部郎中赵刚的耳中。赵刚听闻后,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深知这问题的严重性,若不能妥善解决,整个工程进度都将受到极大影响。他匆忙赶到现场,蹲下身子,仔细查看那松软的土质,眉头越皱越紧,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这可不是小事,必须马上想办法。”他低声自语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与无奈。
一位资深工匠在一旁看了看,犹豫着说:“大人,依我看,这土质松软,怕是下面有暗流影响。得找懂地质的人来瞧瞧。”
赵刚抬头看向他,急切地问:“你确定是暗流的问题?可别误判,这事儿可容不得差错。”
工匠挠挠头说:“大人,我也是凭经验猜测,不敢打包票。但以前我在别的地方干活,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后来发现就是暗流捣的鬼。”
就在赵刚绞尽脑汁思考对策时,另一个坏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般传来。负责采购工程物资的官员匆匆跑来,神色慌张,气喘吁吁地说道:“大人,不好了!咱们预定的一批优质石材,供应商那边突然说供应不上了,说是运输途中遇到了意外,货物损毁严重。”
赵刚猛地站起身来,双眼圆睁,愤怒地吼道:“什么?这关键时刻,怎么能出这种事!那现在怎么办?我们的工程可不能停啊!”他的声音在工地回荡,带着满满的怒火与不甘,此时的他,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猛兽,满心焦急却又无处发泄。
采购官员满脸委屈地说:“大人,我也没想到会这样啊。我跟供应商那边磨破了嘴皮子,可他们也没办法,货物都毁了,短期内根本凑不出咱们要的量。”
赵刚来回踱步,心急如焚地说:“不行,得赶紧找新的供应商。你现在就去,发动所有关系,在附近几个城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石材。”
采购官员面露难色:“大人,这优质石材可不好找,而且咱们这工程要的量大,普通石材又不符合要求……”
赵刚打断他,厉声道:“别跟我说这些,想办法去办!找不到石材,这工程就完了,你担得起这责任吗?”
在朝堂之上,李天泽也得知了水利工程受阻的消息。他坐在龙椅上,脸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诸位爱卿,这水利工程关乎大魏的未来,如今却接连遭遇难题,该如何是好?”他的声音低沉,仿佛带着千斤重担,压在每一位大臣的心头。
林羽微微欠身,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派经验丰富的地质专家前往工程现场,查看土质松软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至于工程物资短缺的问题,可责令相关部门,尽快寻找新的供应商,务必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苏哲紧接着说:“陛下,臣赞同林先生的提议。只是寻找新供应商,恐怕也非易事。优质石材本就稀缺,短时间内要凑齐大量石材,还得保证质量,着实困难。”
一位户部大臣站出来,忧心忡忡地说:“陛下,如今国库为这水利工程已支出不少,若再因寻找新供应商增加开支,财政压力恐进一步加大。”
李天泽皱着眉,思索片刻后说:“财政之事,朕自会权衡。当务之急是保证工程不停。林爱卿,苏爱卿,此事就交由你们负责,务必尽快解决。”
苏哲接着说道:“陛下,臣赞同林先生的提议。同时,我们也需警惕,此次工程受阻,会不会有其他势力暗中作梗?臣听闻,齐国和楚国对我大魏的水利工程一直密切关注,说不定他们会趁机搞破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天泽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苏爱卿所言极是。传令下去,加强工程现场的安保力量,密切留意周边的一举一动。若真有他国势力胆敢捣乱,定不轻饶!”
与此同时,在齐国的朝堂上,齐王正与相国管仲商议着。齐王脸上挂着一丝得意的笑容,说道:“听说大魏的水利工程遇到麻烦了,真是天助我也!管仲,你觉得我们是不是该再加把劲,让他们的工程彻底瘫痪?”
管仲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此时切不可操之过急。大魏如今对工程安保必定加强防范,若我们贸然行动,被他们抓住把柄,恐怕会引发两国冲突。臣以为,我们可以继续暗中观察,寻找合适的时机,再给予致命一击。”
齐王有些不耐烦地说:“就这么看着他们缓过来?那多可惜,好不容易有这机会。”
管仲耐心劝道:“陛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大魏现在正严阵以待,我们此时动手,得不偿失。等他们放松警惕,我们再行动,定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