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18章不被刀架到脖子上不知道死
夏华很推心置腹地道:“汪公子,古人云,覆巢之下无完卵,我们都是大明人,大明朝这艘船要是沉了,乘坐在船上的我们又岂能独善其身?眼下,国家处于危亡之际,正是我们报效国家、为挽救国家出力的时候呀!”
汪书沐微微皱眉道:“夏公子,没那么严重吧?朝廷不是已经在应天府恢复了吗?福王也在应天府登基了。依我之见,北方虽然还不太好说,但南方肯定很快就会稳定下来,我们不需要为此杞人忧天。”
我去你的杞人忧天!夏华险些爆粗口,他强忍住心头的窝火,语重心长地道:“汪公子,话不是这么说的,北方也好,南方也好,都是咱汉家的土地,一损俱损,北方又有流寇荼毒又有鞑虏祸害,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我们怎能在南方长久偏安苟且?必须彻底地消灭流寇、驱除鞑虏,天下才能真正地恢复太平、重新安定下来呀!”
汪书沐显然对夏华的这个话题不感兴趣:“那是皇上和朝中的王公大臣们操心费神的事,跟我们有何关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何须为此多虑?”
夏华继续努力:“汪公子,实不相瞒,身为一个故土沦丧、流落异地他乡的人,我望眼欲穿想要返回家乡,所以,我想招募豪杰壮士、筹集钱粮、打造兵器军械、组建义军与朝廷王师并肩作战,不知你和汪家可否助我?”
汪书沐吃惊不已地瞪大眼:“什么?夏公子你想做这种事?你。。。”他面色愈发疑惑,“夏公子,你这是何必呢?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很凶险的,夏公子你完全可以在扬州安逸度日,何苦投身兵戈戎马?”
夏华神情庄严:“国家危难,男儿自当挺身而出,汪家难道不愿?”
汪书沐摇摇头:“夏公子,我汪家只是良善商贾,只想安稳做生意赚钱,不想招惹麻烦。”
夏华真想把汪书沐喷个狗血淋头:“汪公子!天下大乱,你汪家如何置身事外?”
汪书沐回答道:“再怎么打仗,就算改朝换代,难不成还不让人做生意了?”
夏华无语了,他完全明白汪书沐及其背后的汪家的立场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且麻木不仁、鼠目寸光,不被刀架到脖子上不知道死。
夏华之所以在签完契据、拿到银子后留下来继续跟汪书沐喝茶,目的便是尝试说服汪家跟他“共图大事”,干大事光有银子还不够,还需要方方面面的社会人脉关系网、各种白的灰的黑的门路等等,汪家当然拥有这些,如果他们愿与夏华合作或助夏华一臂之力,夏华的宏图大计自然会事半功倍,但汪家毫无这个意愿。
话不投机,夏华懒得继续浪费时间,起身拱拱手:“汪公子,在下还有事,就不打搅了,告辞。”一直在外面候着的曲吉东、翁永祥等人被夏华招呼进来搬金银。
“夏公子,你这就走了?”汪书沐连忙起身想要挽留,“都临近正午了,我已略备薄酒,还请赏光。。。”
夏华没搭理汪书沐,拂袖离去。
走着走着,夏华猛地转身:“你们俩跟着我干嘛?”
亦步亦趋在夏华身后的两个女子连忙乖巧施礼:“汪公子已将我二人赠予夏公子您了。”她们俩就是刚才在夏华身边摇扇子和倒茶的。
“我不要,你们回去吧!”夏华扭头继续走人。
二女当即都慌起来:“夏。。。夏公子,您不接纳我们的话,我们回去后会被责罚的。。。您就。。。您就要了我们吧。。。”说着都已眼中泪花闪闪。
夏华重新看了看此二女,毫无疑问,她们俩都是汪家养的扬州瘦马,并且还都是顶级的,被汪书沐当成礼物送给他了,一个身材婀娜多姿、曲线曼妙,线条优美的菱形脸上嵌着一双七分灵动、三分柔媚的狐狸眼,柳亸花娇、韶颜稚齿,肤白犹如新剥鲜菱,嘴角边长着一粒细细的黑痣,
另一个长得明眸皓齿、清丽可人,苹果脸蛋,眉如翠羽,一双月牙眼顾盼生辉,小巧的翘鼻子,腰如束素,纤细苗条,同样亭亭玉立、楚楚动人。
“你们俩叫什么?”夏华问道。
“回公子,婢子唐诗诗。”
“回公子,婢子宋词儿。”
夏华笑了笑:“名字挺不错的,不知道有没有元曲,你们俩会干嘛?”
唐诗诗和宋词儿回答道:“回公子,我们通晓琴棋书画,还会歌舞,还会。。。”都红着脸小声地补充道,“还会暖被窝。”
夏华干笑一声:“我对琴棋书画歌舞没兴趣,暖被窝也不需要,倒是需要有人给我铺床叠被、洗衣做饭,你们俩愿意么?”
唐诗诗和宋词儿连连道:“愿意,婢子愿意。”
第一卷第18章不被刀架到脖子上不知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