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明末之再造大明 > 第一卷 第18章 不被刀架到脖子上不知道死(第2页)

第一卷 第18章 不被刀架到脖子上不知道死(第2页)

夏华见此二女愿意给他当婢女,便不再拒绝了,唐诗诗和宋词儿这种女子就是达官贵人、有钱人的玩物,还会被当成礼物送来送去,他不要,此二女一来回去后会被责罚,二来下次不知道会被送给谁,假如她们的新主人不是啥好人,她们以后的命运就不用说了,夏华干嘛不学雷锋做好事呢?

离开汪家的这处园林后,夏华一行先带着金银返回君临村,稳妥放好并安排好人手严密看管,然后吃午饭,饭后午休时,好事成双,郑家的那一百万两银子也送过来了,跟汪家的一样,部分是黄金,部分是白银。

“夏公子,一百万两,一两不少。”带钱过来的人正是郑元化,他本来没必要这么纡尊降贵亲自跑一趟,但他需要当面亲手拿到夏华的肥皂香皂“秘方”,不想经过第三个人的手。

“爽快!”夏华笑得光彩照人,签完契据后把“秘方”递了上去。

郑元化接过“秘方”迫不及待地打开来,刚看两眼就把眼珠子瞪得滚圆:“就这么简单?”

夏华笑容可掬,活像一个奸计得逞的骗子:“对啊,所以成本非常低廉,利润非常丰厚。”

郑元化感到就跟闪了腰岔了气似的难受,又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恶心并且这只苍蝇还是从粪坑里现捞出来的,一百万两银子就买了这么个“秘方”,他真恨不得反悔把银子抢回来,但他的理智阻止了他的冲动,气闷闷地离开了。

“郑三爷慢走,不送啊!”在笑颜如花地送走郑元化后,夏华单独叫来许云峰,递给他十几个银元宝和几个金元宝。

“云峰啊,算算日子差不多是时候了,你挑几个精明强干的兄弟跟你带着吴应熊和吴宜去南京一趟,与吴三桂的人在约定的地点换人,记住,要确保我们在吴三桂手里的人都平安无事,还有,一路上多加小心,多留个心眼,防止吴三桂的人在你们回来时跟踪尾随半路上埋伏报复。”夏华嘱咐道。

许云峰肃然领命:“明白!华哥放心,我一定办好这件事!”

交代完和安排好这件事后,夏华准备再次出门,冲凉,换衣服,脏的衣服裤子外加袜子都丢给了唐诗诗和宋词儿:“洗干净了。”

二女脸上的表情都一言难尽:“还真让我们洗衣服啊?”无奈,夏华现在是她们的主人,她们只能老实服从。

一身清爽,夏华正要出门,却见吴宜眼中带泪、畏畏缩缩地过来:“夏大哥。。。”

“嗯?”

“我。。。”吴宜低着头,双手攥着衣角,轻咬嘴唇嗫嚅道,“我不想去南京。”

“不去也得去。”夏华看着吴宜,语气坚定不容分说,“你不去,你爹派来的人还以为我把你害了呢,那我就没法换回我的兄弟们的家人了。”

吴宜不说话了,神色有些恍惚。

夏华轻叹了一口气,对吴宜,他本来没感觉,吴三桂再怎么臭名昭著,他的儿子们有份,女儿们则是完全没关联的,所以吴宜是无辜的,而且当初在南下的路上,她还救过夏华的命,对遭到清军残害的汉人,对在战争动乱中凄惨无比的人,她都表现出极度的同情,由此可见,她本性善良,所以夏华对她渐渐心生怜悯和不忍。

“好了,回去吧,”夏华温声道,“以后。。。有缘再见吧!”

吴宜抬起头看着夏华,眼中泪花闪闪。

夏华没工夫当暖男,大步出门,前往跟程家约定会面的地方,他下午还要继续谈大生意。

扬州四大家族里,程家的财势相对最弱,但口碑形象最好,不同于另外三家在坐拥金山银海后基本上把钱财用于钟鸣鼎食、酒池肉林,程家乐善好施,热心于社会慈善活动,经常修桥补路、扶危济贫,在扬州,程家老爷子程槚素有“程大善人”的美誉。

这几年来,由于外地战乱频繁且战火愈演愈烈,大量的难民涌入扬州,程家慷慨解囊地设立了多处善堂和粥厂,累计掏出了百十万两银子,救下了成千上万的难民,可谓功德无量。

也正因如此,程家的银子不如黄家、汪家、郑家的那么多。

程家宅邸门口,两个年轻男子客气和热情地迎接了登门的夏华,一个不到三十岁,一个二十岁出头,都一脸的阳光和正气。

二人微笑着一起向夏华行礼:“夏公子,欢迎,欢迎。”

夏华也微笑着回礼:“请问二位公子是?”

年长的年轻人介绍道:“在下程德,这是舍弟程飞。”

“程大公子、程二公子,有礼了。”

“夏公子,里面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