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明末之再造大明 > 第一卷 第26章 瘟神来了(第1页)

第一卷 第26章 瘟神来了(第1页)

第一卷第26章瘟神来了

“华哥!”曲吉东喘着粗气地快步奔来,脸上鼻青脸肿,但表情却很兴奋,“有人前来投你!”

“哦?什么人?还有,你脸上怎么了?”投奔投效夏华的人多了去了,能让曲吉东特地单独报告的肯定不是普通人,夏华心里有数。

曲吉东咧嘴笑道:“是个女的,过来报名加入我们团练,我说我们团练不收女人,她说她顶得上十个普通男人,我不信,她说比划比划,我就跟她一人一根木棍切磋了一下,结果。。。”他有些赧然地笑了笑,随即加重语气道,“这娘们真的好能打!依我之见,身手不逊于赵炎!”

夏华顿时来了兴趣:“快把人家请过来!”

十几分钟后,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子被曲吉东客客气气地带到了夏华面前。

初一看这女子,夏华就心头一动:真像啊!他见这女子无论是相貌、气质还是衣着打扮,都酷似后世电影《绣春刀2》里的丁白缨,虽在颜值上不算大美女,但眉宇间颇有清冷英气,整个人英姿飒爽,巧得很,此女的腰间也佩着一把戚家刀。——戚家刀即苗刀,是当年戚公为克制倭寇的日本刀、借鉴日本刀的优点而创造的,该刀跟苗族没关系,因像禾苗而得此名。

“见过夏公子。”女子表情静如止水、显得不苟言笑地向夏华行了一礼。

夏华回礼:“请问姑娘尊姓芳名。”

“丁宵音。”

虽然也姓丁,可谓巧上加巧,但夏华在听到丁宵音的名字后心里只有陡然而生的深深的敬意:是你!

丁宵音跟押住一样,都是在明末历史洪流中与扬州有关、在史书上近乎名不见经传的人,但又都是事迹可歌可泣、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丁宵音,明末扬州奇女子,扬州沦陷后被俘,多次自尽未成,后被投降满清的高杰部将李成栋纳为侧室。李成栋本是一介武夫粗人,只知个人名利浑然不知家国忠义,在清军阵营里甘为鹰犬,卖力攻杀汉家,曾制造嘉定三屠惨案。

丁宵音被李成栋纳娶后常讲历史上的忠义名人故事给李成栋听,使李成栋逐渐受到点醒觉悟,加上其它原因,从而萌生反清归明之心,但又举棋不定,丁宵音为让李成栋下定决心,决然自尽,李成栋抚尸大哭继而正式反清归明,虽最终失败,但沉重地打击了满清,战死后被南明朝廷追谥为“忠烈”和宁夏王,丁宵音也被追谥为“文节”和一品夫人。

怀着满腔的敬意,夏华问丁宵音:“丁姑娘,你不会是戚家军的后人吧?”

丁宵音点点头:“家祖父是当年戚公麾下战将丁宗美。”丁宗美即丁邦彦,宗美是表字。

这也太巧了,丁白缨的历史原型不会就是这个丁宵音吧?夏华在心里惊奇不已。

稳住心神,夏华问道:“丁姑娘,你为什么会来助我呢?”

丁宵音正色道:“我本居于扬州城内,得知夏公子你的义举后便来投效,希望能为这些无辜的人尽一份绵薄之力。”

夏华会心而笑,心头阵阵温暖,他忽然发现,他这一路走来从未孤身奋战过,因为一直有志同道合的战友相伴,并且战友的数量在与日俱增着,归根结底,他的梦想其实是无数人共同的梦想。

夏华在这边厉兵秣马、积极备战,扬州府和扬州城那边也在忙成一团。得知高杰军要来,深知此人恶名昭彰、此人所部也是臭名远扬的扬州民众、商贾贤达、士绅官吏无不对其视若洪水猛兽,知府马鸣騄急召官员和扬州的一干名门望族、豪强大户代表商讨对策,众人意见一致,绝不让这个来意不善、神憎鬼厌的高杰入城,否则将是不折不扣的引狼入室。

同样是这个看法的马知府在会议上一锤定音,坚决拒绝高杰军入城,他随即采取了三项主要对策,一是整修城防,组建义军守城,由通晓军事且坚定反高的推官汤来贺指挥,二是派人联系高杰与之谈判,表明扬州府和扬州万民不欢迎他的态度,“适当给点好处”,换取他不打扬州的主意,三是派人前往南京“请朝廷主持公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