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明末之再造大明 > 第一卷 第26章 瘟神来了(第2页)

第一卷 第26章 瘟神来了(第2页)

扬州府的这位马知府虽是文官,但性格忠贞、很有骨气,历史上扬州之战爆发时,他和史可法并肩作战、拼死守城并最终和史可法一起壮烈殉国。

七月七日,骄阳似火,高杰军的先头部队来扬州了,都是骑兵,约三千人,后面还跟着几千步兵。

这一点不出夏华所料,高杰军虽有四万余众,但不可能都带来扬州,只带了一万人左右,骑兵部队打头,先行一步兵临扬州城下威逼恐吓扬州府开城,步兵部队跟进抵达,完全控制扬州城。

第一卷第26章瘟神来了

高杰心知肚明他出兵扬州是不折不扣的肆意妄为,不把南京的朝廷放在眼里,在性质上近乎叛乱,放在以前,他早就被朝廷派遣大军镇压剿灭了,就算在现今,他这样的军阀已是朝廷奈何不了的甚至还要依靠倚重,但这种事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不能拖,要快刀斩乱麻,在各方势力伸手干涉前把生米煮成熟饭,造成既定事实,所以,他打算速战速决地拿下扬州。

马蹄声隆隆,“高”字大旗在飞沙走石间张牙舞爪着,当高杰军先头部队打头的骑兵队抵达扬州城时,迎接他们的是紧闭的城门和城墙上手持武器、严阵以待的扬州军民。

附近的林野间,一个个夏华团练的夜不收小心翼翼地隐藏着,通过夏华花大价钱买来的单筒望远镜暗中窥探着,密切地观察着事态的发展,不断地把最新情报送回庄园,扬州城里也有夏华的耳目和密探,初步地形成了一张情报网,确保夏华实时地掌握事态的发展和变化。

黄昏日落时,“公子!”庄园里,已是团队和团练总指挥部的夏华住处,绣春从外快步奔入,微微喘气地向夏华报告,“最新消息,双方谈崩了,被马知府派去跟高杰当面谈判的郑二爷还被城里的商民士绅活活打死了!”

“被活活打死?”夏华听得很惊讶,“怎么会这样?”

绣春道:“亏他还是饱学之士,回城后愣是没把话说清楚,一时口误,引来了杀身之祸。”

卢欣荣咂咂嘴:“可怜的郑二爷,死得还真冤!”

几人说的这个“郑二爷”正是郑家家主郑之彦的二子郑元勋,也就是跟夏华打过交道的郑元化的二哥。郑家四子里,老大郑元嗣和老三郑元化都是商人,老二郑元勋对经商没兴趣,只爱捧卷读书、吟诗画画,是个文人,还考上了进士,虽然因为时局动乱等原因而没有当官,但毕竟有功名在身,加上家庭背景,所以他跟马知府等官员关系密切,在扬州是有名望的人。

马知府派人跟高杰谈判,这个谈判代表就是郑元勋,回来后,他被大批的商民士绅围住问他谈得怎么样,他大概说了几句高杰的好话比如“高总兵其实也是讲理的人”“他没那么可怕的”“他的兵马肯定不能进城里,但他部下们的家眷是平民,完全可以入城居住”等等。

这些话当场引发了公愤,激动的商民士绅们严重怀疑郑元勋迫于高杰的淫威,压根没敢为民请命,说不定还在暗中私自跟高杰达成了什么见不得光的、肮脏的皮炎交易,一怒之下,众人一拥而上对郑元勋拳打脚踢,可怜的郑二爷就这么被活活打死了。

“唉!家里金山银海又如何?考上进士又如何?最终却落得惨死街头的下场。”卢欣荣大发感慨,卢家跟郑家也有生意来往,他是认识郑元勋的。

陈明看向夏华:“双方既谈判破裂,高杰军接下来必会强攻扬州城,一时半会攻不下来才会劫掠周边村镇以泄愤,不知扬州城能不能撑住,如果撑不住,被高杰军攻破,高杰军就没兴趣打周边村镇的主意了,如果撑得住,我们就要迎来乱军贼兵侵袭了。”

“高杰军应该打不下扬州城。”丁宵音开口道,“首先,他们已到扬州的部队都是骑兵,骑兵是打不了攻城战的,即便后续的步兵部队抵达,既缺大型攻城器械又无火炮,攻城谈何容易?其次,扬州城还是很坚固的,整座城池分为内外二城,内城是筑于宋朝的主城,外城是嘉靖年间为防倭寇骚扰而在主城东新建的,

近十年来,因流寇大起,扬州作为仅次于南北两京的天下第三大城、淮扬第一军事重镇,一直在加固城池,六年前,城外开柴河口至宝带河十余里修建了新城墙,起东北隅绕西南隅,并置有炮台八座,又修垒濬池、练兵增丁、守门禁、严保甲、设火器局,城外有壕沟陷马坑,城里有鹿角拦马凳。。。足以抗拒高杰军。”

夏华嗯了一声,丁宵音的分析跟历史事实是一致的,高杰军围攻扬州城一个多月,始终没打下来。

“如此说来,这帮龟孙子早晚会打上门来?”曲吉东点点头,“没啥好说的,准备打吧!”

夏华也点点头:“确实没啥好说的,大伙儿都做好准备吧,我们顶多只有几天的时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