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佛珠戴哪个手上是正确的 > 二(第10页)

二(第10页)

辛永贞带着谢天华进来时,他的计划已基本成熟,和谢天华等人寒暄过后随即交换意见。黄成希介绍了库房里里外外的情况,谢天华问了街道、山门的警卫布置。驼峰口是山中小镇,只有东西两个出入口,刚进来的是东门,西门出去就是白区,因此出西门不可取。

黄成希说:“等我的弟兄全换上去就方便了,不过,街上有巡夜的,一定会碰上。”

谢天华问:“你有多少弟兄?”

黄成希掂量了半天,说:“三班、五班都是。”

“能调一个班巡夜,一个班守东门吗?”李斌武凑上来急切地问。

“过于刻意,就会暴露。”谢天华这么一说,黄成希连连点头,大家一时都没了主意。

“先在我这里住下来,再想办法。”黄成希问,“只搞这一次,还是多搞几次?”

“一次暴露了就只能搞一次,暴露不了当然要多搞几次了。”

辛永贞有些急不可耐,甩着马鞭又说,“运你们的棉衣棉被回去也行,还省去缝制了。”

“有,有,刚进来一批过冬被服。”黄成希说,“我出去看看,说不定就有办法了。”

辛永贞跟着黄成希出门去了,谢天华三人留在房间商量对策。

大家愁眉不展地过了大半夜,黄成希才回来,他说:“明天下午,有一车冬服要运过来,你们能不能半道截了?只要枪响,这里一定会派人救援,这里一空,说不准就能浑水摸鱼。”

“就这么办。”谢天华派李斌武天亮就回去通知赵局长。

李斌武走后,黄成希就给他们连长打电话,说自己发烧头痛,需要休息两天,连长随口就答应了。黄成希的弟兄们在他的安排下纷纷头疼脑热,拉稀呕吐。黄成希的这种安排,在谢天华看来简直就是孤注一掷,也只能做只运一次的打算了。

“能不能调动几匹马,一块儿参与运输?”谢天华试探着问,他想的是,只有一次机会就得多运点儿。

“你放心,我都安排好了。”黄成希胸有成竹,他说三班和五班的人都是拉壮丁拉来当兵的,能活到现在靠的就是相互帮衬。

边区那边的情况他们都知道一些,经常偷着议论,他们早厌烦了这里的生活。黄成希问了一些边区的现状后,又出去了。

辛永贞告诉谢天华,要做好准备,有哗变的可能。谢天华说:“一不做二不休,把驼峰口端了最好。”

第二天下午,阻击战打响后,驼峰口果然接到了支援命令。

留下有病的和负伤的,连长带上其他人,开一辆卡车支援去了。

卡车离开驼峰口后,黄成希立即组织亲信牵来所有的骡子和马匹,加上谢天华的黑马、辛永贞的白马和黄老六的牲口,把库房一下子腾空了。

谢天华还去军火库装了两驮弹药,然后和辛永贞把剩下的军火全炸了,一时间,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冲天。他们两个人各背两三支长短枪,时不时放几枪,镇上居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关门闭户不敢出声。驮队出了东门进山去了。

敌兵的连长刚赶到狙击地就收到了老巢被袭的报告,一时间心慌意乱,放了几枪,急忙带队返回。赵局长带领政府人员紧追不舍,完全控制了主动权,一卡车被服全部收入囊中。

谢天华、辛永贞和李斌武受到了隆重表彰,边区税务总局给每人记功一次,宁安县税务局奖给每人一件布褂子,县政府收编了黄成希和他带过来的武装人员。因他们熟悉封锁区敌兵的情况,后来还打了几场漂亮的战斗。

收棉花这项任务完成后,辛永贞再次提出结婚的事,谢天华无法拒绝就答应了。过了三天,赵局长在会上宣布:“经请示上级,批准谢天华、辛永贞结婚。”随后赵局长拿出两张结婚证,“证办好了,下午就办仪式。”

结婚仪式在县局举行,因条件简陋,没一间可用的房子,就在院子里拉了四五道红线,上面挂了几片红纸。李斌武硬让新娘骑驴,黄老六就拉来一头驴,给驴头上扎了一朵红花,辛永贞骑上去,谢天华牵着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就算从娘家接回来了。因物资极度匮乏,没有婚宴,没有喜糖,谢天华花掉两块钱积蓄,买了半条边产三星香烟,辛永贞买了两斤大红枣,大家说说笑笑,吃枣抽烟,就算举办了婚礼。

(五)

在宁安县城和漫汀税卡之间有一处山湾,这里是税务局和县上其他部门开荒种地、饲养家畜的地方,各个单位都派人管理各自的菜园和猪羊。比起县城,山湾要宽阔许多,不远处就是静静流过的红石河。税务局的工作人员都住集体宿舍,为照顾新婚夫妇,赵局长决定改派辛永贞住在山湾照看菜园和猪羊,这样一来,小两口就可同住一孔窑洞。

这年的冬天冷得出奇,却不见有雪花飘下来。天天都有商贩拉马牵驴从关口通过,不时就能在合法货物中查出白酒、红酒、香烟等禁运货品。香烟的利润最大,不法商贩就会千方百计地走私贩运。漫汀税卡的税工人员时刻都要睁大双眼,唯恐私货从眼皮子底下溜过去。

“思想集中,眼睛瞪圆。”谢天华每次都要这么说,“西安来的香烟,有些盗用了边烟包装,不能光看外表,凡进入边区的香烟没有特批手续的一律没收。”

“如果真是边产烟呢?”李斌武打仗蛮聪明,和商贩打交道,有时就犯迷糊。

“哎,白说了不是?”谢天华敲一下李斌武的脑袋,“见过从边区之外运回边区自产的纸烟吗?边区哪家烟厂在西安设了分厂?你说说,总局、县局有没有给过这样的名单?”

税卡设在土沟里,山风又大又急,与寒冷抗争,是税工人员时刻都要面对的严峻考验。尽管棉花运了回来,可按人头均分到税卡上,每人做双棉鞋都不够,还得通过劳动换取棉花给自己做棉衣。于是不上岗的人员就需上山背柴,卖掉柴火才能换回棉花。

除过上岗和搞生产,只要有时间谢天华就在窑洞里学习业务。

边区税收不仅要组织财政收入,还要配合物资管理与白区打贸易战。因此,各类货物的税率就会经常浮动。上级发来的文件,谢天华先要学通,然后找一个识字的再学一遍,两个人对照纠错后,才能传达给其他同事。

白天,辛永贞和县局派来的同事一块儿劳动,夜晚的任务是给税卡上的光棍汉们做棉衣。辛永贞知道大家衣着单薄,就主动承担了做棉衣的任务。可棉花布料需要自己去挣,谁的材料够一条裤子就做一条裤子,够一双鞋就做一双鞋。穿得上穿不上棉衣棉鞋,取决于每个人的生产自给情况。

这一天,谢天华从宁安县局回税卡时,经过山湾就回到了自己的小家。辛永贞风风火火骑马打枪的英姿,被养猪种菜的繁杂劳动取代了。不过,这样一来,更像一个居家过日子的婆姨。

“回来啦,”辛永贞放下猪草,“我去做饭。”

“先别忙。”谢天华问,“税卡上灯油用完了,家里还有没有?”

“还有半瓶,你拿去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