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们则帮着灾民挑水、生火,分发随身携带的干粮。
灾民们原本惶恐不安的心,在丘处机的开导与道士们的帮助下,渐渐安定下来,对未来也多了几分期待。
经过半个月的跋涉,队伍终于抵达陇西与河西走廊的分界线,乌鞘岭。
远远望去,峡谷两侧山峰陡峭,怪石嶙峋,谷底只有一条狭窄的道路可供通行,地势极为险峻。
谷口处,一座雄伟的关隘矗立其间,正是秦军当年修建的虎狼关。
随行官吏向丘处机介绍:“道长,这虎狼关曾立下过赫赫战功,当年我秦国大军仅用不到一万兵力,便在这里抵挡了夏国十万大军的进攻,守住了河西走廊的门户。”
“如今河西走廊成了咱们秦国的腹地,虎狼关的防御作用虽减小了,但又成了重要的钞关。”
“现在咱们秦国商业兴盛,往来于关中和北疆的商队越来越多,这里每天能收取不少税收呢。”
丘处机走上前,仔细打量着虎狼关,心中感慨万千:“此关虽不如函谷关、潼关那般闻名天下,却也险峻异常,难怪能以少胜多。”
“秦国能将其充分利用,可见治理之用心。”
在虎狼关接受完例行检查后,队伍进入了甘肃地界。
刚入关不久,丘处机便看到一支规模不小的商队迎面而来,商队旗帜上“河西”二字格外醒目。
他心中了然,这是秦国官方背景的河西商行,实力雄厚。
其他商行能做的生意它都做,其他商行不能做的生意它也做。
垄断了盐铁、粮食、军械等特殊行业,承担了秦国少府的部分职能,地位举足轻重。
而让丘处机好奇的是,商队的马车上,装着十几只奇怪的动物。
它们身形像猪,还能发出猪叫,可全身毛色雪白,模样又有几分像羊,与他平日里所见的黑猪截然不同。
丘处机忍不住走上前,向商队管事拱手问道:“这位管事,贫道丘处机,见贵商队中有几只奇特的牲口,不知这是何物?”
商队管事原本见是一群道士,并不在意。
北疆出身的人大多不信教,只信炎黄和祖宗,对道教也好,佛教也罢,本就没太多敬畏。
甚至有些激进的将领更是对这些不劳而获的宗教嗤之以鼻,恨不得将其全部灭了,田亩归公,道士和尚重新变成百姓下地干活。
所以,宗教这一套在秦国腹地根本不管用。
可当随行官吏上前说明丘处机是受秦国大王李骁邀请前往龙城、乃是大王座上宾时,管事的态度立刻变得恭敬起来。
连忙拱手回道:“原来是丘道长,失敬失敬,这畜生其实就是猪,是咱们从金国会宁府买来的。”
管事口中的猪,正是“会宁白猪”。
会宁府,也就是后世的尔滨城。
会宁白猪主要在这种极寒之地生存,中原少有人知。
《后汉书》中便有“辽东有彘,生子白头”的描述,南宋成书的《契丹国志》也提到“女真兽多白彘”。
这些会宁白猪是李骁特意让人从辽东寻来的种猪,虽产肉量远不及后世的大白猪,却计划用来与其他猪种进行杂交培育。
李骁已安排人在关中建立种猪基地,打算利用华北猪健壮、产肉量较高的特点,结合南宋太湖猪繁殖周期短、下崽数量多的优势。
培育出生长快、产肉多、繁殖能力强的新猪种,以满足秦国日益增长的肉类需求。
这些关乎秦国畜牧业发展的机密,管事自然不会对丘处机提及。
丘处机也只当是罕见的白猪品种,研究了一番后啧啧称奇,便带着弟子继续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