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流光意思是什么意思 > 见习记者(第4页)

见习记者(第4页)

“嘿,看不出你对这小子还挺痴情的,那我就不客气了!”大黑牙急了,摇晃着身子举着刀扑上前来。

我顿时急得两眼发花,这可怎么办啊?

正犹豫间,忽然李春桃向前跨了一步,一伸手扣住大黑牙持刀的手,往外用力一拧,下面一个飞脚,正踹在他的裆部。

大黑牙惨叫一声倒在两米外的地上捂着裆打滚,刀也扔出一米多远。小胡子和我都愣住了。还是小胡子反应快,他很快回过神来,忙着去捡刀,这时远处传来警车鸣笛的声音,是夜巡的警察来了。

“快来人啊,抓流氓啊!”李春桃把手拢在嘴边,大声喊着,吓得俩小子连骨碌带爬地逃走了……“春桃,真没想到,你还会这手。”我凑上前傻笑着。

“我爸妈在新疆驻守边防,那个地方经常有狼出没,所以我们姊妹几个从小就跟部队里一位教散打的阿姨学擒拿格斗,对付一两个小流氓不在话下。”

“你姑父真在派出所当所长吗?”

“骗他们的!这叫‘兵不厌诈’,懂吗?”李春桃边说边掏出手帕,帮我擦脸上的汗和血,“你呀,原来也是个‘银样镴枪头’!”

我顾不得疼痛,激动得一把抱住她,凑过去吻她额头。她浑身战栗一下,没有反抗,只是轻声说:“快回去吧,警察就要来了。”

自从“英雄救美”之后,李春桃和我之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特殊默契。

正当我工作顺风顺水之际,王自若却接连发生失误。他先是编稿子时排错了领导的先后次序,再是撰写新闻稿时因弄不清产值、利润的关系闹出了笑话。更有甚者,十二月政协会议召开,分组讨论时有个关键采访,他竟然找错地方耽误了,导致发不出新闻来。几件事下来,气得张台长直拍桌子,那架势简直要提前开除他。

王自若大概也很看重这份工作,面对挫折他没有气馁,而是低声下气地向领导赔不是、说好话,一边也学着我的样子勤奋工作,而且他姐夫有钱,隔三岔五请客,渐渐跟二组的记者们打成了一片。

眼看就到春节了。

有一天姐姐打电话告诉我,说杨二妮要结婚了,新找的对象竟然是“偏头”。真没想到,杨二妮竟然找了我最好的朋友,难道真生我无故退亲的气,决心彻底跟我杠上了?我颇感为难,“偏头”结婚理应马上赶回去,可真要回去又怎么面对二妮呢?想了半天,只得委托姐姐帮忙送去20元贺礼钱,躲在一边默默地为他们祝福了。

接完电话,像丢了什么贵重物品似的,心里怪怪的。这时,周组长匆匆赶来:“小刘,有任务,让你和王自若一块儿去县医院采访,快收拾收拾出发!”

经过半年时间锻炼,到这时我和王自若都已经能够独立承担新闻采访任务了,平常我们分在不同组,几乎从不一块儿行动,这次特意安排我们一起去,大概另有深意吧。

任务当前,我管不了那么多了。经过充分准备,我和王自若共同进了县人民医院特护病房。原来病房里住着一位危重病人。

经初步了解得知,这病人是石楼乡宋家庄的,是村木业社的一名木匠。他姓石,从小没爹没娘,被老木匠宋师傅收养长大,并且学了一手好木匠活儿。宋师傅看他有出息,就有意把女儿秀芝许给他。两个人已经订婚,商量着过完年五一举行婚礼。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个月前,石木匠和秀芝一块儿到县肉联厂送家具,刚到车间卸下家具,车间里突然传来呼救声。

石木匠想都没想,朝着喊声冲过去。原来,肉联厂屠宰车间后面有个污水处理池,因地面结冰太滑,两名捞食物残渣的女工不小心掉下去了,工人们发现后都过去抢救,只是见池子太深,没人敢下去,而且也不知道怎么施救。石木匠见状,连忙把一条捆家具的绳子盘到肩上,顺着池边焊接的工字梯下去。

他一到水里,先游到一名女工跟前,用力托起她的胳膊,把绳子一头拴在她的腰上,一头用力甩到池边,众人接了绳头,快速把那名女工拽上来抢救。这时,在池水里的石木匠突然感到一阵眩晕,浑身乏力,眼看就要沉下去。池边有位老工人发现异常,叫道:“不好!池子里有甲烷,快把焊接用的氧气瓶抬过来!”工人们七手八脚把氧气瓶抬来,把氧气管放进池子里,让石木匠抓住,然后打开阀门。石木匠对着阀门猛吸几口,神志清醒了不少,他赶紧游到第二名女工身旁,一面让她吸氧,一面把她拽到工字梯旁,然后在下面推着她让她先往上爬,两个人轮换着吸氧。那名女工大概憋得不行了,抢过氧气管不停地吸,然后猛爬几下,把手举出污水池,被众人一把拉上去,而下面的石木匠却再也坚持不住了,他用尽力气喊了一声“秀芝,我爱你!”就栽进水里。

这时,专业救援队来了,他们一面放下抽水机向外抽水,一面派人下去捞人。最后终于把石木匠捞出来了。

人被送到医院抢救时,什么知觉都没有,只有一点点微弱的心跳。医院从外地聘请了一位专家来诊治。专家看着显示仪器,无奈地说:“只能盼着奇迹出现了。”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救治,病人竟然恢复知觉,脱离了生命危险,而且能够说出话来了。

为弘扬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县里特意安排电视台做一期专题报道,向社会广泛宣传石木匠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先进事迹。县电视台于是安排我和王自若来采访。

我们经允许进了特护病房,只见石木匠躺在病床上,浑身插满各种管子,还戴着氧气罩,凡是裸露在外面的皮肤都呈现出紫红色。

病床一旁,立着一位身量高挑、面容憔悴、目光有些呆滞的姑娘,想来她就是宋秀芝了。

我们轻声问了问石木匠的情况,宋秀芝一一作答。我问道:“秀芝,他醒过来时有没有对你说什么?”

“说了,他第一句话就说他想结婚,他的生活还没开始呢,他……”宋秀芝突然哽咽了,眼泪簌簌地滚下来。

我和王自若每人都拍了很多镜头,回来后领导要求我们分别撰写新闻稿。

稿子写完,为慎重起见,我先送给周组长审阅。周组长看完,红着眼圈儿来找我,他一边把稿子还给我,一边拍着我的肩膀说:“兄弟,祝贺你,稿子太棒了,好好干吧!”后来电视台决定采用我写的新闻稿播出。

播完的当天,李春桃眼含热泪来找我,她声音颤抖地说:“石木匠的事迹太感人了,念着稿子,我几次想掉眼泪,拼命忍住了。真没想到那稿子是你写的。”

我一边递给她手帕,一边调侃她:“我也真没想到,侠女也有柔情的一面啊!”我要上前拥抱她,“没正形!让别人看见!”她调皮地打我一下,躲开了。

临走时,她塞到我手里200元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并悄悄对我说:“奖励你的。快过年了,最好买点儿礼品去张台长家坐坐,他吃这个……”

新闻播出后,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宋家庄专门派人送来一面锦旗,感谢电视台为他们做宣传报道,石木匠很快被批准成为市里的道德模范,而且领取了政府发放的一笔奖金。

眼看就要放假了,张台长热情地把我叫过去,高兴地说道:“小刘,半年来你给台里做了很大贡献,你很优秀,为台里争得了荣誉。快放假了,你先回家,等我们把情况上报局领导,过了年一上班就给你发正式录用通知。”那一刻,我真想把200元钱递到他手中,但不知怎的,竟没有掏出来。

临放假那天,台里上上下下都很忙,也没跟李春桃当面告别,心想,反正过年很快就要见面了,还是先到医院看看石木匠吧,于是就买了点儿礼品去医院。

在医院宽大的走廊上,看到电视里正播放李春桃主播的新闻,正是我写的那篇歌颂石木匠事迹的报道,我站在那儿自我欣赏了半天,心里美滋滋的,我第一次尝到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骄傲和自豪。

可是,当我赶到特护病房时,那里却空无一人,难道石木匠这么快就出院了?我赶紧到护士站打听情况,竟然得到一个惊人消息,原来石木匠再次病危,正紧急抢救!

我赶紧跑到急救室,发现围了一圈人,大家脸上分明显出担忧的神情。这些人中,我只认得宋秀芝,就径直跨过去,把礼物递到她手里,急切地问:“到底怎么了?人要不要紧?”

宋秀芝抽噎着说:“昨天他看了电视上的报道,开心地笑了,可谁也没料到,晚上他竟然拔掉了身上所有的管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