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点了点头,心中对那位从未谋面的王策老将军,又多了几分敬佩。
粮队穿过麦田,继续向西而行。又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了一道雄伟的关楼。关楼通体由黄土砌成,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却依旧坚固挺拔。关楼上插着一面巨大的红旗,红旗上绣着“唐”字,在风里猎猎作响。
“那就是玉门关!”赵烈指着关楼,声音激动得有些颤抖。
江寒的心脏猛地一跳,催马向前。离关楼越来越近,他能清晰地看到关楼上的士兵,他们穿着整齐的甲胄,手持长枪,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远方。关楼的城门大开着,门口站着两个士兵,看到粮队,立刻挺直了身子。
“赵将军回来了!”门口的士兵大喊一声。
粮队走进城门,江寒环顾四周。城门内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一队队士兵,他们正在操练,呐喊声震耳欲聋。广场的两侧是营房和粮仓,营房虽然简陋,却排列得整整齐齐,粮仓的屋顶上晒着粮食,散发着淡淡的麦香。
“江兄,随我去见老将军。”赵烈翻身下马,对着江寒说道。
江寒点了点头,跟着赵烈穿过广场,来到一座简陋的土坯房前。土坯房的门口没有卫兵,只有一棵老胡杨树,树干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
“这些都是二十年来,战死的兄弟。”赵烈指着树干上的名字,声音低沉,“老将军每天都会来这里,抚摸着这些名字,跟他们说说话。”
江寒的目光落在树干上的名字上,那些名字有的已经模糊不清,有的却还清晰可辨。他仿佛能看到,二十年来,王策老将军每天都站在这棵老胡杨树下,对着树干上的名字,诉说着河西走廊的变化,诉说着归义军的坚守。
赵烈推开土坯房的门,对着里面喊道:“老将军,赵烈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位从长安来的客人。”
屋里传来一阵咳嗽声,随后一个苍老却有力的声音响起:“进来吧。”
江寒跟着赵烈走进屋里。屋里很简陋,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一张床。桌子上放着一张地图,地图上画着河西走廊的地形,还有归义渠的走向。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桌子旁,他穿着一件褪色的红袍,脸上刻满了皱纹,却双目炯炯有神,透着一股军人的威严。
“老将军,这位就是从长安来的江寒。”赵烈对着老人恭敬地说道。
老人抬起头,目光落在江寒身上。江寒只觉得那目光像是一把锋利的刀,能看透他的内心。他对着老人拱了拱手,恭敬地说道:“长安江寒,见过老将军。”
老人点了点头,示意江寒坐下。他拿起桌上的茶壶,给江寒倒了一杯茶,缓缓说道:“长安来的客人,路途辛苦了。我听说,你是为了河西走廊而来?”
“是的,老将军。”江寒接过茶杯,轻声说道,“三个月前,我在漠北的一座烽燧里,发现了一具枯骨,他手里攥着半块刻着‘安西’二字的青铜令牌,身下压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河西未失,玉门仍在,安西军魂,不渡玉关’。我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人的目光变得悠远,他放下手中的茶壶,缓缓说道:“那具枯骨,是我们归义军的斥候,名叫李信。三个月前,我派他去长安报信,想让朝廷知道,河西走廊还在我们手里,归义军还在坚守。可没想到,他却没能走出漠北的风沙。”
说到这里,老人的声音有些哽咽。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二十年前,安西四镇陷落,我带着三百多名残兵,从龟兹突围,一路杀到河西。当时河西四郡已经被吐蕃人占领,我们无路可退,只能在沙海里挣扎求生。我们挖渠引水,种粮屯兵,收留流民,渐渐壮大起来。十年前,我们收复了玉门关,建立了归义军,发誓要守护好这片大唐的飞地。”
“老将军,朝廷……朝廷知道吗?”江寒忍不住问道。
老人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朝廷怕是早就忘了我们。这些年,我们多次派斥候去长安报信,可都石沉大海。直到上个月,李信出发前,我告诉他,无论如何也要把消息带到长安,让朝廷知道,河西走廊还在,归义军还在。可没想到……”
老人的话没有说完,却让江寒的心里充满了酸楚。他能想象出,二十年来,归义军在河西走廊上孤军奋战,他们不仅要面对吐蕃人的进攻,还要忍受朝廷的遗忘。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坚守着,从未放弃。
“老将军,我这次来,就是想把归义军的消息带回长安。”江寒站起身,对着老人郑重地说道,“我要让朝廷知道,河西走廊还在,安西军魂还在!我要让陛下派兵来,和归义军一起,收复河西四郡,让大唐的旗帜重新插遍河西走廊!”
老人抬起头,目光紧紧地盯着江寒,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站起身,对着江寒拱了拱手,激动地说道:“江兄,若能让朝廷派兵来,收复河西四郡,你就是归义军的大恩人,就是河西走廊百姓的大恩人!”
“老将军言重了。”江寒连忙扶起老人,“守护大唐的土地,是每个大唐子民的责任。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士兵冲进屋里,对着王策老将军和赵烈大声喊道:“老将军,赵将军,不好了!吐蕃人大举进攻,已经快到玉门关了!”
王策老将军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猛地站起身,对着赵烈命令道:“赵烈,立刻集合士兵,准备迎敌!”
“是!”赵烈应了一声,转身冲出屋去。
江寒也站起身,握紧了腰间的铁尺,对着王策老将军说道:“老将军,我也去帮忙!”
王策老将军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好!江兄,今日就让我们并肩作战,让吐蕃人知道,大唐的土地,不是那么好抢的!”
两人走出屋,广场上已经集结了数千名士兵。他们穿着整齐的甲胄,手持武器,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王策老将军走上高台,对着士兵们大声喊道:“兄弟们,吐蕃人又来了!他们想占领我们的家园,想夺走我们的土地!可我们是谁?我们是大唐的安西军!我们是归义军!我们誓与玉门关共存亡!”
“誓与玉门关共存亡!”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江寒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热血沸腾。他知道,一场恶战即将开始,可他没有丝毫畏惧。因为他身边,是一群为了守护家园,为了守护大唐土地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勇士。
王策老将军走下高台,翻身上马,对着士兵们喊道:“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