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燕云十六州是哪些地方 > 沙海问渠(第4页)

沙海问渠(第4页)

数千名士兵跟在王策老将军身后,浩浩荡荡地走出玉门关。江寒也催马跟上,腰间的铁尺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望着前方的沙海,心中暗暗发誓:今日,定要与归义军并肩作战,守护好这玉门关,守护好这大唐的河西走廊!

吐蕃人的大军已经逼近玉门关,黑压压的一片,像潮水般涌来。为首的吐蕃将领,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手中挥舞着弯刀,嘴里喊着挑衅的口号。

王策老将军勒住马,对着身边的士兵们命令道:“列阵!”

士兵们立刻列成方阵,长枪如林,盾牌如墙。江寒催马来到方阵的前方,与王策老将军并肩而立。

“江兄,小心!”王策老将军对着江寒说道。

江寒点了点头,目光紧紧地盯着前方的吐蕃大军。他知道,这场战斗,不仅关系到玉门关的安危,更关系到河西走廊的未来。他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差错。

吐蕃将领见归义军列阵以待,冷笑一声,挥了挥手。吐蕃大军立刻发起了进攻,无数的弯刀在阳光下泛着寒光,直扑归义军的方阵。

“放箭!”王策老将军大喊一声。

方阵后方的弓箭手立刻弯弓搭箭,无数的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吐蕃大军。吐蕃士兵纷纷中箭倒地,可后面的士兵却依旧悍不畏死地向前冲。

很快,吐蕃大军就冲到了方阵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江寒挥舞着铁尺,在吐蕃士兵中穿梭,铁尺所到之处,吐蕃士兵纷纷倒地。他的身上溅满了鲜血,却丝毫没有退缩,依旧奋勇杀敌。

王策老将军也挥舞着长剑,与吐蕃将领战在一处。他虽然年老,可剑法依旧凌厉,每一剑都直指吐蕃将领的要害。吐蕃将领没想到王策老将军如此勇猛,渐渐有些招架不住。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归义军士兵虽然勇猛,可吐蕃大军人数众多,渐渐占据了上风。归义军的方阵被冲开了几个缺口,吐蕃士兵源源不断地涌了进来。

“守住缺口!”王策老将军大喊一声,催马冲向缺口。

江寒也跟着冲了过去,铁尺横扫,将涌进缺口的吐蕃士兵斩杀。可吐蕃士兵实在太多了,刚杀退一批,又一批涌了进来。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江寒抬头望去,只见一支骑兵从沙坡后冲了出来,他们穿着唐军的甲胄,马背上插着红旗,旗上绣着“唐”字。

“是朝廷的军队!”江寒激动地大喊一声。

王策老将军也看到了那支骑兵,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激动地说道:“朝廷没有忘了我们!朝廷派兵来了!”

吐蕃将领看到朝廷的军队,脸色大变,他知道,再打下去,自己必败无疑。他大喊一声,带着剩下的吐蕃士兵,转身就逃。

归义军士兵和朝廷的军队一起,追了上去,斩杀了不少吐蕃士兵。直到吐蕃士兵消失在沙海里,他们才停下脚步。

朝廷军队的将领催马来到王策老将军和江寒面前,翻身下马,对着王策老将军拱了拱手,恭敬地说道:“安西大都护郭子仪麾下,左卫将军李光弼,见过王老将军!陛下得知归义军坚守河西走廊的消息后,深受感动,立刻派末将率军前来支援!”

王策老将军激动得浑身颤抖,他握住李光弼的手,哽咽着说道:“李将军,你们终于来了!二十年了,我们终于等到朝廷的军队了!”

李光弼也感动地说道:“老将军,你们辛苦了!陛下说了,归义军是大唐的英雄,是河西走廊的守护神!陛下已经下令,册封老将军为河西节度使,统领河西四郡的军政事务!”

王策老将军对着长安的方向,双膝跪地,大声喊道:“臣王策,谢陛下隆恩!归义军将士,谢陛下隆恩!”

归义军士兵和朝廷的军队也纷纷跪地,齐声喊道:“谢陛下隆恩!”

江寒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河西走廊的春天,终于来了。

数日后,朝廷的大军陆续抵达河西走廊。在王策老将军和李光弼的率领下,归义军和朝廷的军队一起,向吐蕃人发起了进攻。吐蕃人节节败退,很快就被赶出了河西四郡。

河西走廊收复的消息传到长安,新帝李适龙颜大悦,下令大赦天下,减免河西走廊百姓的赋税。同时,他还整顿朝纲,更换内阁,任用贤能,大唐渐渐呈现出中兴的景象。

江寒没有留在河西走廊,他辞别了王策老将军和赵烈,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途。在他离开的那天,王策老将军和归义军的士兵们,一直送他到玉门关外。

“江兄,此去长安,一路保重!”王策老将军对着江寒拱了拱手。

江寒也对着王策老将军和归义军的士兵们拱了拱手,说道:“老将军,各位兄弟,保重!我在长安等着你们的好消息,等着河西走廊恢复往日的繁华!”

说完,江寒催马转身,向着长安的方向而去。他知道,河西走廊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大唐的中兴之路也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有归义军这样的勇士,有朝廷的励精图治,大唐一定能重现往日的辉煌,河西走廊也一定能恢复往日的繁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