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刘洋子微博 > 第53章 俭朴村的俭之风败坏(第2页)

第53章 俭朴村的俭之风败坏(第2页)

“不,来自我见过的那些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也能把日子过好的人,那些把旧东西改成宝的巧劲儿。”刘子洋一拳砸向奢糜者的胸口,徽章的光顺着拳头钻进去,奢糜者“嗷”一嗓子惨叫,身上跟烧起来似的,冒起灰黑色的烟,“节俭不是抠门,是会过日子;物尽其用不是穷酸,是聪明;精打细算不是小气,是为了长远。没了节俭,就像家里没存粮,遇着灾年就得饿肚子;没了物尽其用的本事,东西再多也不够扔;没了精打细算的心思,再多钱也能败光——这些,你这种人永远不懂。”

趁着奢糜者被光困住动弹不得,赵虎的激光束“咔嚓”一下,把那金属疙瘩切裂了。核心碎的时候,“啪”一声脆响,变成无数小灰点,跟烟似的散了。俭德堂里的奢糜雾,眼看着就退了,被扔的旧电视旁边,有人说“我家正好缺个电视,这个我修修还能用”;被倒的粮食,有人赶紧用袋子装起来,说“洗干净还能喂猪”;那个摔手机的年轻人,把地上的手机捡起来,说“我试试能不能修好,给我爷爷用”;填了一半的老井,没人再填了,有人开始挖,说“还是井水甜”。

奢糜者看着大伙儿开始捡那些被扔的东西,气得嗷嗷叫,身子化成一缕黑烟,撞破俭德堂的窗户,跑了。“他跑了,但‘奢糜雾’的渣渣,至少得三天才能散干净。”赵虎跑到窗边,望着黑影消失的地方,“村里的节俭风气是有点回头了,但好多人还是觉得省钱丢人,跟刚从铺子里出来似的,手上还痒痒想花钱。”

刘子洋捡起地上的忆俭饼,饼上用芝麻拼的“俭”字,虽然有点糊,可看着就实在。“没事儿。”他递给一个还在那儿想买新衣服的姑娘一块,“节俭这东西,就跟存钱似的,花光了再攒呗。只要有人先捡起一个能再用的东西,有人先把剩饭热了吃,有人先把旧衣服补好穿上,就像先往存钱罐里放一分钱,慢慢就能攒起过日子的家底——这叫‘复俭效应’,专门对付那乱花钱的毛病。”

宋悦薇的检测仪上,俭朴村的“节俭指数”开始往上爬,从1%到了9%,离正常的90%还差老远,但那线是往上走的,稳当得很。“奢糜核心碎了之后,那‘败家波’弱了98%,但已经养成的那点爱浪费的毛病,还得慢慢改。”她调出几个村民的样子,“你看,巧手李把针线筐子捡回来了,正蹲在那儿捡碎布呢,嘴里还嘟囔‘缝缝补补又三年,老话说得没错’。”

苏清颜把剩下的忆俭汤,分给村里的人。喝了汤的,脸上那股子想花钱的劲儿慢慢少了,有人把涂脏的俭朴碑擦了擦;有人把扔了的《俭朴录》残页从猪圈里捞出来,说“洗洗还能看”;那个靠在碑上的年轻人,也站直了,看着有人在修旧东西,走过去问“我能帮忙吗?我力气大”。

刘子洋站在俭德堂门口,看着村里的人,慢慢开始捡起地上的废品,有人还在讨论怎么改、怎么用,听着那些“这个能改成啥”“那个还能用”的话,空气里那股子浪费的劲儿,慢慢变成了珍惜。他知道,奢糜者跑了,但熵组织的坏主意还多着呢。他们搞没了乐观,让人没盼头;搞坏了节俭,让人败家;这些招数看着不一样,其实都是想把人往绝路上逼,让这世界变成个只顾眼前、不管将来的烂摊子。

夜风吹过俭德堂的窗户,带来俭朴泉的甜味儿和泥土的腥气。刘子洋低头看着手里的旧酒坛灯碎片,上面的“俭”字虽然模糊,可那笔画里的实在劲儿,还是能看出来点。他把碎片递给赶过来的老村长俭伯:“好好磨磨,它还能照着大伙儿好好过日子,别乱花钱。”

俭伯攥着碎片,手抖个不停,眼泪都下来了:“我知道。”他的声音有点哑,带着股子激动,“我要重新写《俭朴录》,从谁先捡起一个废品、谁先补了件衣服开始记,一件一件来,让年轻人看看——节俭不是抠门,是美德;物尽其用不是穷酸,是智慧;会过日子,才能过好日子。就算一时糊涂、浪费过,也能再学好;就算忘了怎么省钱,也能慢慢捡起来。”

天刚亮,第一缕光洒在收拾利索点的俭德堂里。几个早起的老人,正把散落的旧物改造样品归位,有人拿着胶水,小心翼翼地粘俭朴碑的碎片,动作慢,但特认真。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碑上,亮堂堂的,像颗慢慢鼓起来的存钱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子洋走到村口的俭用桥,看着大伙儿在打扫路上的垃圾,把能回收的挑出来,一个孩子拿着个塑料袋,捡起地上的空瓶子,说“这个能卖钱”。宋悦薇的影像调出俭朴村的指数曲线,从1%爬到15%,线还是陡,但一步一步往上走。

“老板,奢糜者跑之前,给熵组织发了点东西。”宋悦薇的表情严肃起来,“好像是在定位……全世界所有教人节俭的地方——那些节约粮食的宣传、旧物改造的工坊、教孩子省钱的学校、记录精打细算的故事库。”

赵虎放下手里的活儿,皱着眉:“他想让全世界的人都败家?”

“不止。”刘子洋看着那个捡瓶子的孩子,“他说的那‘做人的档次’,根本不是档次,是想让人只顾眼前享受,不管将来,最后把家底败光,遇着点事儿就扛不住,任他们拿捏。没了节俭,就没了储备;没了精打细算,就没了长远打算;没了物尽其用的本事,资源再多也不够造。这才是熵组织的坏心思:让人在挥霍中坐吃山空,最后变成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任他们欺负。”

苏清颜给那捡瓶子的孩子一块忆俭饼,孩子咬了一口,指着远处正在修旧家具的人说“爷爷,他们在修东西,不扔了”。孩子的爷爷听见了,扫地的手更快了,脸上露出点笑模样。

刘子洋看着这光景,攥紧了手里的旧酒坛灯碎片。“节俭是日子的底子,物尽其用是生活的巧劲儿,精打细算是长远的打算。只要还有人愿意省钱,愿意把东西用到极致,愿意为将来做打算,熵组织就别想得逞。”他转身往俭德堂外走,“咱们守的不只是这一个村子,是那份会过日子的实在劲儿,还有靠这股子劲儿攒起来的安稳日子。”

村里的广播,开始放《俭朴村村歌》,调子挺实在:“俭朴村,会过日子,一分钱,掰两半花;旧东西,改一改,变成宝,人人夸;不浪费,不铺张,日子过得顶呱呱……”歌声一出来,更多的人走出家门,有的帮着修旧东西,有的去田里捡掉落的粮食,有的就在那儿看着,脸上带着笑。

天慢慢黑了,俭德堂的窗户透着光,俭伯带着老人们,正连夜写新的《俭朴录》呢。村里的路灯亮了,照着晚归的人,有的背着捡来的废品,有的手里拿着改好的旧物,有的在听老人讲怎么省钱过日子,脸上有点累,但透着股子踏实。

刘子洋站在俭朴村的村口,看着村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腰上的青铜徽章有点热乎。他知道,熵组织不定啥时候又会来捣乱,用更阴的招儿,毁人稀罕的东西。但只要还有人愿意节俭,愿意物尽其用,愿意精打细算过日子,这仗就还得打下去。

夜风吹过俭朴村,带来点泉水的甜和晚饭的香。远处的俭德堂里,传来老人们的聊天声,说着谁谁谁又省了啥,谁谁谁把啥旧东西改好了,虽然有点碎,但听着特实在,像首唱不完的过日子歌谣,在夜里飘着。

仗,还得打。但那点盼头,也一直都在。

喜欢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