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她似乎已经习惯于依恋玛玛,习惯于她参与她的生命,习惯于每天都可以看见她,习惯于能够听见她的声音,甚至和她一起睡觉的时候,被衾间的气味,窗外的天光。
哪怕会因为她的絮叨、操忧,那些她并不认同的劝告而感到苦恼,可是回想起来,大多数有她存在的时光,都令她感到幸福。
所以患得患失,所以忧虑恐怖,从不敢设想,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她会是什么模样。
又或者,失去了玛玛之后的日子,她应该怎么过。
此时此刻,她不知为何,觉得心怀坦荡。
就像四季更替一样,生、老、病、死,分离聚合。
从萌发到凋谢,冥冥之中是注定的轮回。
如果对于时节的变换、人生必然的流逝,什么也做不了,那或许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眼下所拥有的时光。
她不知道,命运到底给她们还留了多少缘分,多少期限。
五年有吗?十年是否可以奢求?
用自己的寿,去补她的寿,够不够?
但是如果无可逃避的那一天,真的到来。
她想她一定会悲伤,但她也会衷心地祝贺。
祝贺她的祖母,历经人世的喜悦与辛苦,终于走完了这漫长的一生。
至于宫中种种,前尘往事,不过是误踏天阶,凡俗人的一场南柯梦。
第85章未时五刻又是熟人。
二十四日下午,淳贝勒差人来递了拜帖,次日便带着节礼登门。
逢年过节的,人人脸上都带着笑,他也换了一身酱色的新袍,外头罩着一件宝蓝色的暗纹缎出锋马褂,整个人显得十分精神。
敬佑在外待客,将他请到屋内,他向老太太见礼,也向讷讷问好。
及至她时,他如往年一样,微微颔首,笑着问好,“妹妹如意太平。”
跟在他后头的五福,便笑嘻嘻地把一个小荷包递到她手上,沉甸甸的,敬佑也有。
不需看也知道,里头装着几个金锞子,无非是“笔锭如意”
、“吉庆有余”
之类,现成的吉利话。
淳贝勒见她接下,这才笑着说,“年节前后,身上最少不了的就是这小玩意儿了。
佩戴在身上,不仅好看,也应着吉祥的意头。
这几年妹妹虽不在家,每年也备下了妹妹的一份,到今日,总算圆满了。”
玛玛乐呵呵地看着他们,“圆满好,圆满好。”
讷讷说,“家里备了饭,锅子已经热了,话总是说不尽的,不如边吃边叙吧?”
大家都笑,彼此谦让一回,挪到屋里安坐。
屋子里生了炭盆,菜肴虽算不上华贵,好在都是贴心贴肺的家常菜,调好麻酱,铜锅涮肉,或是下些青菜,就是这漫长又苦寒的冬日里,最称心如意的事情了。
与岑知道,她必定是不爱在前头陪人说话的,因为那些亲戚太太们一见着她,嘴里原本好好儿说着的话,也必定会峰回路转地扯到什么姻缘婚配上。
抑或是明里暗里,与自家孙女儿、侄女儿比较一番。
故而在吃完饭后,他很乖觉地向长辈们请示下,让她带着他,往胡同里消消食。
天气好得不得了,若不是身上穿着厚重的衣裳,几乎会让人忘了这是在冬天。
小孩儿也在胡同里玩,都穿着簇新的衣裳,成群结队地胡跑。
有的拿着风车,有的拿着糖人儿,跑得太着急,跌了一跤,糖人“啪”
地一声碎了,刚瘪着嘴想哭,又记起长辈们说过,过年是千万不能听见哭声的,因此自我开解一下,就把不愉快的事情扔在一边,拍拍膝盖上的灰,跑去找小伙伴玩儿了。
他们慢慢地走,笑着看,他忽然轻轻扬了扬下巴,小声说,“我记得你以前也有个这式样的暖帽?”
连朝仔细辨认了一会儿,讶然道,“这你都记得。